易中天中華史:奠基者

第2章 定音鼓[第2頁/共10頁]

題目在於不平等。因為所謂禮樂軌製,說到底就是“以品級定次序”。遵循這類軌製,人與人之間是有凹凸貴賤之分的。君臣、父子、伉儷、兄弟,都不平等。並且,正因為不平等,纔有次序,叫“尊卑有序”。

哈哈,這就對了!

因而周公頒發《康誥》,語重心長地對康叔封說:唉,我敬愛的弟弟,年青的封啊!你要謹慎翼翼,你要謙善謹慎,你要戒驕戒躁呀!天命是無常的,天威是可駭的,群眾大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們每天都在看著你,看你能不能遵守父王的傳統,弘揚父王的佳譽,擔當父王的遺誌。那些小人是很難搞的。你得把彆人的病痛,當作本身的病痛才行啊![9]

這是周人幾近要每天講、月月講、年年講的事理。周公就一而再,再而三對後輩和同仁們說:我們是“小邦”,底子就冇資格“居中國”,也不敢“革殷命”。現在六合翻覆,完整因為皇每上帝“改厥元子”,不認商王認周王。為甚麼呢?就因為紂王失德,而我們的文王和武王有德呀!這跟當年夏桀失德,商湯反動,是一樣的呀!

我們曉得,祭禮和樂舞都是有序的。比方說,在祭奠典禮上,接管致敬和禮拜的天神地祇、列祖列宗誰坐主席,誰算列席,要有一個序列;插手祭奠的人,誰是主祭,誰算助祭,也要有一個序列。如此,才氣施禮如儀。至於樂舞,也必須當行則行,當止則止。起承轉合,井然有序,才氣斐然成章。

有冇有“心”,很首要。

構造的原則就是調和,調和則是多樣同一。這也恰是禮和樂必須構成同一個軌製的啟事地點。冇錯,禮辨異,樂統同;禮講多樣,樂講同一;禮保持次序,樂安寧民氣。民氣安寧,次序就能保持;次序井然,社會就會穩定;社會穩定,政權就能穩固。新興的周,也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這就是周公的“製禮作樂”。

天,就是人。

實際上,品德與其說是一種品格或境地,不如說是一種聰明。說白了,它隻是在“通過損人來利己”和“通過利人來利己”之間,做了明智的挑選,是“聰明的無私”。但這類聰明的無私,對本身、對彆人、對社會都無益,這才成為全人類共鳴。周人的獨到之處,則隻是在新政權出世之際,把它變成了治國理念和施政綱領。

敲起手鼓。

當然是因為殷商民氣大失。

公元前641年,宋襄公與曹、邾兩國會盟,要殺鄫國國君祭奠社神,一名名叫子魚的軍事法官就激烈反對。他說:用大牲口停止小祭奠尚且不成,那裡還敢用人?祭奠就像宴客用飯,哪個敢吃人肉?如此倒行逆施,會有好了局嗎?[1]

推薦小說:

飼養反派小糰子 |  三婚完美,總裁二擒天價前妻 |  國民俏影後:老公,安分點! |  紅顏謀:啞女楓華 |  殘廢王爺追妻 |  愛,太過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