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華年

第五十二章 關竅[第2頁/共3頁]

陶灼華欠身婉拒道:“大人,我跟著母親姓了十年陶姓,半途再改換姓氏,委實不大適應,難不成這跟去大阮另有甚麼乾係?”

疊翠園在長公主府內後花圃西南角上,本是最偏僻喧鬨的處所,陶灼華平常起居的夕照樓更位於疊翠園背麵,一座青磚黛瓦的兩層小樓。

剪不竭,理還亂,是離愁,彆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主仆三個寄人籬下,除卻陶灼華拿著將去大阮甘之如飴,娟娘與茯苓倒是更添忐忑,一時感覺前路茫茫。幼小的茯苓眼間便添了些淒楚,反是陶灼華擦了擦眼淚,再安慰起她來。

琴音幾次迴旋,仍然意猶未儘。陶灼華曉得這夕照樓再無旁人,便漫展歌喉,悄悄和上了琴音的旋律。待本身查覺時,方發覺本身一向在唱那首《如夢令》。

兩人晚間飲了幾杯薄酒,就任小舟隨波泛動。洲中白鷺如雲,不時在兩人身畔遊曳,荷風熏然,有幾瓣菡萏落上陶灼華髮梢,到有些不似人間的漂渺。

“蜜斯,您如何又哭了”,茯苓端著碟小廚房新送的點心從樓下上來,瞧著陶灼華俄然間淚落如雨,忙從衣衿上取下帕子,吃緊地替她拭淚。

一番話說得天花亂墜,陶灼華隻是內疚地點頭:“夕顏並不期望與梓琴郡主比肩,商賈也好、皇室也好,夕顏還是這個夕顏。大人您若感覺不便利帶我去大阮,我便老誠懇實待在長公主府裡,等著孃舅來接。”

何子岑對月舉杯,淺淺而笑:“今昔何昔,良辰美景相對。”

裡屋裡頭南邊靠窗的桌子上擱著一隻青瓷藍花的半月形花斛,娟娘將花斛裡半淺的青水蓄滿,瞅著裡頭幾片浮萍、碗蓮與水枙發楞,耳邊陶灼華的琴音仍然叮叮咚咚,似是奏在她的心上。

那年那月,她與何子岑泛舟在白鷺洲中,他青衫朗潤,目光眉采;她碧衫羅裙,芙蓉向日。她從湖邊掬一捧碧水,撩濕了他的衣衿,他不怒反笑,反而采了湖間的蓮蓬,剝開來喂到她的口中。

裡間的娟娘聽得陶灼華是在唱易安居士避居洋溪湖畔時寫下的小令,憶及陶婉如滿腔真情錯付,將蘇世賢恨得咬牙切齒,不覺便紅了眼眶。

曉得還是是為著前日所說的改換姓氏,上宗人府玉碟那一檔事,陶灼華心間腹誹,麵上卻規端方矩跟著丫頭往正房去。

落日垂垂西沉,不過半個時候便將擺飯,娟娘替陶灼華重新洗了臉,主仆幾個預備往暖閣去,正房那邊卻有丫頭過來傳話,說蘇世賢要陶灼華疇昔一見。

推薦小說:

侯門嫡女如珠似寶 |  公子極惡 |  意亂情迷 |  終結的伊法蓮 |  會魔法的美食家[綜英美] |  諾德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