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第三十五章晉卦[第2頁/共3頁]

彖曰: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康侯,有人以為,康侯是指某一小我,但引經據典的話,普通不敷為信。這康侯也是指廣義的,是指當時周朝有這麼一個規定,凡是哪一個諸侯國的封地,管理得好,那就叫“康明安邦”,如許他就能得新的犒賞。“錫馬蕃庶”,“錫”是賜;“馬”,當然有馬就有車。賜給一些有功勞的諸侯,賜給那些封地管理得好的諸侯,並賜以“康明安邦”之譽。蕃庶,是指多,是賜給他們很多的車和馬。晝日三接,不但僅是賜他們這些,並且多次歡迎他們,非常歡暢地給他們的這些誇獎。這就是一種晉升的意義,這個晉不但是指小我獲得了嘉獎,獲得晉升,而是他所管的封地的百姓,都有晉的意義。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象曰:晉如,摧如;獨行正也。裕無咎;未受命也。

象曰:眾允之,誌上行也。

爻辭剖析

厲,吉,無咎,貞吝。這裡是最成心機的了,“厲,吉,無咎,貞吝”都講到了。象曰:“維用伐邑,道未光也。”這裡講到“道”了,講到晉升之道了,講到晉升之道冇有獲得光大發揚,推行得不泛博。為甚麼晉升得不泛博,哦!六五有慶了!晉升得那麼順利,無往而倒黴,有往就能吉,以是就去撻伐人家,如許是吉還是不吉?當然某些方麵也吉,也無咎。但終償另有厲,最後另有吝。對於實際來講,對於當時來講,那是一種吉,但再往遠處看,往厥後看,但又留下了後患。恩恩相報,怨怨相結,留下了後患,以是這裡的晉,落空了晉升之道,不該“有慶”了就去“伐邑”。

以是象曰:“受茲介福,以中正也。”這就是受福的啟事,也恰是因為他比開端成熟了,以是他能獲得大福報了。

“晉其角,維用伐邑”,就是賜給將軍帽角,申明要派他撻伐了。

“自昭明德。”這個“明德”是《大學》裡的:“大學之道,在明顯德。”“在明顯德”,即“學大禮”、“履大節”。“古之慾明顯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去研討,去參透它。通過格物能夠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然後就獲得了知識,獲得知識就能誠其意,正其心,然後便可修其身,齊其家,治其國,然後就能平天下。這就是明德的事理,以是自昭明德,自昭就是本身明示本身。

推薦小說:

我真不想做大反派啊! |  豪門狡妻 |  重生之錦繡嫡女1 |  聖手醫仙 |  天驕無雙 |  毒寵萌妻:總裁良心不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