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

第一章[第2頁/共5頁]

混亂與自在,兩麵看魏晉

魏晉是一個甚麼樣的期間?

但是向來的政治家和史學家,常常隻看到魏晉南北朝社會動亂、國度(實在隻是中心政權)衰弱的一麵,卻看不到或者不肯意看到其思惟開放自在,文學、藝術、科學高度發財的一麵,談到魏晉南北朝幾近都是負麵評價,很少正麵必定。這是為甚麼呢?

這是中國人餬口史裡裝點著最多的悲劇,富於運氣的羅曼司的一個期間,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南北朝分裂,變成社會次序的大崩潰、舊禮教的總崩潰、思惟和信奉的自在、藝術締造精力的勃發,使我們遐想到西歐十六世紀的“文藝答覆”。這是激烈、衝突、熱忱、濃於生命彩色的一個期間。(《宗白華選集》第二卷)在宗白華先生所說的文學藝術以外,我想彌補指出,魏晉南北朝在科學、技術上也有光輝的成績。劉徽、祖沖之等人的數學,何承天、祖沖之等人的天文曆法學,裴秀、酈道元等人的地理學,華佗、嵇康、陶弘景等人的醫術和攝生學,葛洪、陶弘景等人的煉丹學(煉丹術是化學的發源),馬鈞、杜預、祖沖之等人的機器發明,在當時天下都是占有頂尖職位的。

特彆是哲學思惟,我以為魏晉玄學是中國三大哲學岑嶺之一,彆的兩座是先秦諸子和宋明理學。魏晉玄學是中國傳統學術中最富於籠統思辨色采的,此中的“有無本末”之辨第一次把中國哲學引向本體論的高度,大大拓寬了中國人的思惟框架。實在魏晉期間科學、文學、藝術上的各種成績,都應當歸功於玄學所供應的思惟架構和思惟體例。章太炎先生曾經在《五朝學》一文中指出:“玄學者,固不與藝術文行牾,且翼扶之。”(見傅傑編校《章太炎學術史論集》)說的就是這個意義。

推薦小說:

不死武帝2 |  皈依錄 |  隨身帶著星空之門 |  怨靈微信 |  都市無敵天帝 |  那片星空,那片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