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

第十五章[第2頁/共8頁]

二,神為形之君。形神固然相互依存,但有主次之分,神是主,是君;形是次,是臣:“精力之於形骸,猶國之有君也。”以是在攝生中,養神重於養形,養心重於養身,攝生要“修性以保神”“放心以滿身”。

明顯,在攝生體例上葛洪主張掌控中庸之道。他在這段話的前麵引《仙經》曰:“攝生以不傷為本。”不傷生就是攝生。掌控中庸之道,就是為了不傷生。這個事理對我們當代人的保健攝生仍然具有首要的指導意義。一些報酬了尋求強身而大量活動、強力熬煉、應戰極限,或過分尋求營養、不需求地進補,不但無益並且有害。

惜生不能苟惜,攝生不是苟養,這是講到攝生題目時必須特彆重視的題目。中國的傳統思惟特彆是儒家思惟,向來不把生命當作是至高無上的東西,大家間另有比生命更值得珍惜的東西。孔子以為仁、信都是比生命更高的代價,他說:“有殺生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又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孟子也以為仁義品德是比生命更高的代價,他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所今後代文天祥臨死前在《絕命辭》中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儘,以是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現在而後,庶幾無愧!”為甚麼呢?因為生命歸根結底是有限的,活得好就多活幾年,天然是功德,值得尋求。但是,如果喪失了生命的意義,喪失了人所崇尚的品德代價,隻是偷生苟活,那麼多活幾年隻是增加了恥辱,有何意義呢?有甚麼值得尋求的呢?以是文天祥又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赤忱照汗青。”但可惜很多人就是想不透這個事理,“自古艱钜獨一死”,多少人在滅亡麵前不能對峙節操,臨難求生,不吝做叛變叛國之徒,最後還是不免一死。顏之推感慨說:“自亂離已來,吾見名臣賢士,臨難求生,終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憤激。”顏之推的上述觀點對我們明天談攝生仍然有主動意義。

三,攝生要重視飲食起居。不要久坐,不要久行,不要久視,不要久聽。不餓的時候不要勉強進食,不渴的時候不要勉強飲水。身材要常常活動,但不要過分,吃東西要少一點,但不要到饑餓的程度。夏季的早上不要空肚,夏天的早晨不要飽食。早上不起太早,早晨也不睡太晚。

推薦小說:

大明:開局綁架徐妙雲 |  全球穿越時代 |  我老婆是傳奇天後 |  神瀾奇域海龍珠 |  絕世星帝 |  奪吻99次,二嫁神秘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