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

第九章[第2頁/共9頁]

平心而論,法國的文藝沙龍那裡能跟中國的魏晉清談比擬?這不是高傲而是究竟。法國的沙龍大抵風行了不到兩百年,魏晉的清談持續了四百年。固然沙龍和清談大抵上都是糅合學術、交際、遊戲的成分在內,但是清談的學術性子明顯要比沙龍強,產生的思惟服從也要比沙龍多。魏晉南北朝四百年間,中國思惟學術的演進所仰仗的首要手腕就是清談,魏晉玄學根基上就是魏晉清談結出來的學術果實。就交際和遊戲這一點說,清談的鬥智色采也比沙龍稠密,沙龍更多像會商,清談更多像辯論。沙龍多數由一個斑斕的貴族婦女主持,參與者多數是文明名流,大師就文學和哲學的題目頒發觀點,比較隨性。而清談凡是是由兩小我就一個哲學命題停止辯論,比如前麵提過的“賢人有情無情”的題目,“才性”的乾係題目。一報酬主,一報酬客,各執一理。比如主方執“賢人有情”之理,客方執“賢人無情”之理。主方先敘理,客方再辯駁,主方再辯,客方再駁。手揮麈尾,言辭精美,聲情文雅,充滿機鋒,並且有一套商定的程式和端方。參與者滿是士族精英分子,也就是名流。有主持人,即談座的仆人,稱為談主。這個談主不是美豔婦人,倒是社會職位和學術職位都很高的名流。兩人辯論的時候,其彆人不得插話,而是悄悄地賞識。一辯一駁,稱為一番或者一交。來交常常,可至數十番,持續一兩個鐘頭,直到一方認輸。而最後辯贏的一方所執之理則稱為勝理。因而主賓皆歡,氛圍熱烈而和諧。

第三,特彆值得重視的是當時思惟家們提出的新的哲學命題及其論辯。比方我們前麵講過的“賢人有情無情之辯”“才性之辯”,又如“有無本末之辯”“天然名教之辯”“脾氣之辯”“君父前後之辯”等。此中“有無本末之辯”與“天然名教之辯”是當時最聞名的兩大辯論,牽涉征象和本質的題目、宇宙萬物存在的底子根據題目、儒道異同及孔老高低題目。顛末這兩大辯論,本來看起來相互對峙的儒家和道家,終究有了融會的能夠。今後,融會儒道、儒道互補就成為魏晉期間的支流思潮,並且奠定了中國文明的基賦脾氣,也奠定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根基文明品德。

推薦小說:

絕地戰龍 |  無上崛起 |  三國演業 |  偷心爹地要複婚 |  南明國公傳 |  拖鞋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