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

第八章[第1頁/共7頁]

跟前麵的故事有近似之處,但是這個故事不但講了潘陽仲(即潘滔)對王敦的預言“必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還講了他做出這類瞻望的按照—“君蜂目已露,但豺聲未振耳”。厥後王敦因造反而死,公然應驗了潘滔的瞻望。到底甚麼是“蜂目”“豺聲”,向來冇人能說清楚,我想大抵是指眼睛圓而凸起,瞳人四周露白,說話聲音高而尖,聽起來有點分裂,跟我們現在說的“磁性”嗓音剛好相反。這個考語側重表麵,有點像後代所謂的“看相”。實在魏晉時人物批評跟看相併不是一碼事,大多的考語並不側重表麵,比方《賞譽》篇以下各則:公孫度目邴原:“所謂雲中白鶴,非燕雀之網所能羅也。”(第四則)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著名其器。”(第十則)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鬆,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第十五則)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第三十七則)這些考語實在更多側重於對一小我精力量質的描述。第一條公孫度評價邴原的話,是說他胸懷弘願,不是淺顯的款項職位能夠皋牢的;第二條王戎評價山濤的話,是說他胸羅萬象,滿腹經綸,大師都曉得他了不起,卻說不出以是然;第三條庾敳評價和嶠的話,是說他是個大才,固然有些小缺點,卻能夠辦大事;第四條王導評價王衍的話,是說他樸重嚴肅,高不成攀。這類描述凡是采取簡練、形象而又有文采的說話,在當時叫“目”或“題目”,“目”和“題目”在這裡都是動詞,不是名詞。

魏晉的人物批評還喜幸虧人和人之間做比較,如《品藻》篇以下各則:顧劭嘗與龐士元(龐統)宿語,問曰:“聞子名知人,吾與足下孰愈?”曰:“熏陶世俗,與時浮沉,吾不如子;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關鍵,吾似有一日之長。”劭亦安其言。(第三則)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覺得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量。(第四則)明帝問謝鯤:“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原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第十七則)時人道阮思曠骨氣不及右軍,簡秀不如真長,韶潤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淵源,而兼有諸人之美。(第三十則)以上例子申明,人物批評的確是漢末魏晉之間在貴族知識分子中非常流行的一種民風,名流們不但樂此不疲,還把它上升為實際。而後對人物的鑒識、批評成為中國傳統文明中很首要的征象,一向風行不輟。但後代常流為看相算命,魏晉期間那種側重精力、帶有審美意味的人物批評則未幾見了。

推薦小說:

葉辰蘇雨涵 |  一朵嬌花 |  吾凰在上:邪王盛寵嬌蠻妃 |  滅世七將 |  塵皇紀 |  快穿之禦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