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

第40章 中國佛學的建立(2)[第1頁/共6頁]

僧肇還提出了論證,詳細化了第三層次即最高層次的二諦。這些論證見於《肇論》的《般若無知論》。僧肇把“般若”描述成聖智,但是他又說聖智實際上是無知。因為要知某一事物,就要選出這個事物的某一性子,以此性子作為知的工具。但是聖智是要知“無”,它“超乎形象”,冇有性子,以是“無”底子不能成為知的工具。要知“無”,隻要與“無”同一。這類與“無”同一的狀況,就叫做涅槃。涅槃和般若,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麵。正如涅槃不是可知之物,般如果不知之知(說見《般若無知論》,載《大藏經》卷四十五)。以是在第三層次上,甚麼也不能說,隻要保持寂靜。

關於這個題目,謝靈運與其彆人有很多辯論,《辯宗論》都有記錄。有個和尚名叫僧維,問道:學者若已經與“無”同一,當然不再說“無”了,但是他若要學“無”,用“無”撤除“有”,那麼,如許學“無”豈不是漸悟的過程嗎?謝靈運答覆道:學者若仍在“有”的境地中,他所做的統統都是學,不是悟。當然,學者要能夠悟,必須起首努力於學。但是悟的本身必然是超出了“有”。

“頓悟成佛”義的實際按照是,成佛就是與“無”同一,也能夠說是與宇宙的心同一。因為“無”“超乎形象”,“無”本身不是一“物”,以是它不成能分紅多少部分。是以不成能明天修得它的一部分,明天修得它的另一部分。同一,就是與其全部同一。少了任何一點,就不是同一。

在以上所說的實際中,也能夠發明幾百年後的新儒家的抽芽。道生的人皆能夠成佛的實際,使我們想起孟子所說的“人皆可覺得堯舜”(《孟子·告子下》)。孟子也說:“儘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經心上》)但是孟子所說的“心”、“性”,都是心機的,不是形上學的。沿著道生的實際所提示的線路,賜與心、性以形上學的解釋,就達到了新儒家。

道生提出的實際中,另有“頓悟成佛”義,原文亦失傳,謝靈運(433年卒)的《辯宗論》闡述了道生此義。頓悟成佛的實際,與漸修成佛的實際相對峙。後者以為,隻要通過慢慢堆集學習和修行,即通過積學,才氣成佛。道生、謝靈運都不否定積學的首要性,但是他們以為,積學的工夫非論多麼大,也隻是一種籌辦工夫,積學的本身並不敷以令人成佛。成佛是一刹時的活動,就像是躍過鴻溝。要麼是一躍勝利,達到此岸,頃刻之間完整成佛;要麼是一躍而失利,仍然是本來的凡夫俗子。其間冇有中間的步調。

推薦小說: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  萌寶來襲:總裁爹地太難纏 |  桃源小山村 |  從妻如令 |  超級點數兌換係統 |  噬骨謀情:妻不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