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明月

第83章 君子生非異也[第1頁/共4頁]

這世上文學之士能讓鄒奭佩服的人未幾,除了已故的屈原外,就隻要荀況了。

鄒奭捋著袖子,在荀子的盞中倒上酒:“當日將匡梁醉倒,世民氣驚之餘也獵奇不已,紛繁試飲,都感覺辛辣淳烈人間獨一。長安君卻不小器,回到質子府後,除了進獻兩罐給齊王、太子一些外,還給齊國卿相大夫每家都贈了少量,我雖與他雖無甚友情,卻也收到了贈禮。這便是長安君所釀之酒,祭酒可要嚐嚐?”

“匡梁飲一鬥便醉?”

等李斯倉促忙忙將筆墨木牘取來時,荀況已是文思泉湧,心癢忍耐了,不等炭墨深切筆尖,便拿了起來,就要往翰劄上寫。

“這應是朱紫才喝得起的酒罷……”李斯喉結一動,看著那陰文鎏金的銅壺,有些羨慕。他家道算不上差,也算不上好,中人之家罷了,一年到頭也就鄉飲臘祭時能喝酒喝個夠,常日裡隻能偶爾嚐嚐味道罷了。

至於北方,便是稷下的諸子百家了,而此中又以荀子最為聞名。

……

提及滕更,荀況淡淡地說道:“我怎能不記得?這位博士,每年都要帶著一眾齊魯之儒,在臨淄朝堂上對我加以抨擊,想要我讓出祭酒之位。”

稷放學宮很多人都有公認的外號,比如田駢,因為能言善辯,如開天口,難逢敵手,被叫做“天口駢”。鄒衍善畫九州,言陰陽五行,談吐極其弘大博識,故被稱為“談天衍”。

荀子固然不像孟子一樣“言仁義而不言利”,但他也有本身的一套功利觀,並且在經濟政策上,崇尚節儉、按捺慾望、收聚財物、儲藏糧食。反倒比較附和秦國商鞅推行的禁官方釀酒售酒之法,但這在商賈民風流行的齊國,必定是不成能的。

聽完以後,荀子不由感喟:“惜哉章子一代豪傑,卻生了這等不肖子孫,不爭於朝堂疆場,竟爭於筵席樽俎間,即便受辱,也是咎由自取!”

荀況搖了點頭:“俗言道趙酒厚而魯酒薄,但就算是趙國最厚的酒,也不如這酒一半烈度。”

因而鄒奭便將那一日營丘山打獵,長安君與趙國人穿胡服呈現,遭到滕更刁難,因而長安君辯駁滕更,將那老儒氣倒在地的事說了一遍。

他毫不包涵地批駁道:“滕更之輩,穿高冠博帶,大略師法三代先王,學一些外相表象,做一些無聊之事,隻會擾亂當世,彆無它用。彼輩不曉得師法後王、一軌製、與情勢相適應,其穿戴看似法古,實則與流俗無異,卻還不曉得本身的粗鄙,一味用《詩》《書》裡的隻言片語遊說君王,逼迫彆人效仿他們,以為如此便能規複三代之治,此陋儒也!”

推薦小說:

傳奇族長 |  網遊之位麵 |  明末好女婿 |  絕代醫婿 |  透視小野醫1 |  開局假裝破產,看清校花女友的嘴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