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第21章 趙一(1)[第2頁/共4頁]

又令人請地於魏,魏宣子欲勿與。趙葭諫曰:“彼請地於韓,韓與之;請地於魏,魏弗與,則是魏內自強,而外怒知伯也。但是其錯兵於魏必矣!不如與之。”宣子曰:“諾。”因令人致萬家之邑一於知伯。知伯說。

秦韓圍梁燕趙救之

豫讓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又吞炭為啞變其音。其友謂之曰:“子之道甚難而無功,謂子有誌則然矣,謂子智則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乃笑而應之曰:“是為先知報後知,為故君賊新君,大亂君臣之義者無此矣。凡吾所謂為此者,以明君臣之義,非從易也。且夫委質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懷貳心以事君也。吾所謂難,亦將以愧天下後代人臣懷貳心者。”

秦、韓圍梁,燕、趙救之。謂山陽君曰:“秦戰而勝三國,秦必過周、韓而有梁;三國而勝秦,三國之力雖不敷以攻秦,足以拔鄭。計者,不如構三國攻秦。”

腹擊為室而钜

知伯身故、國亡、地分,為天下笑,此貪慾無厭也。夫不聽知過亦以是亡也。知氏儘滅,唯輔氏存焉。

蘇秦說李兌

知伯帥趙、韓、魏而伐範、中行氏,滅之。休數年,令人請地於韓。韓康子欲勿與,段規諫曰:“不成。夫知伯之為人也,好利而鷙複,來請地不與,必加兵於韓矣。君其與之。與之彼狃,又將請地於他國,他國不聽,必鄉之以兵。但是韓能夠免於磨難,而待事之變。”康子曰:“善。”使使者致萬家之邑一於知伯。知伯說。

魏文侯借道於趙攻中山,趙侯將不準。趙利曰:“過矣。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則魏必罷,罷則趙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趙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趙也。君不如許之。許之大勸,彼將知矣利之也,必輟。君不如借之道,而示之不得已。”

晉畢陽之孫豫讓

張孟談因而陰見韓、魏之君,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知伯帥二國之君伐趙,趙將亡矣,亡則二君為之次矣。”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為人也,粗中而少親,我謀得逞而知,則其禍必至,為之何如?”張孟談曰:“謀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即與張孟談陰約全軍,與之期日;夜遣入晉陽張孟談,以報襄子,襄子再拜之。

推薦小說:

我拍戲不在乎票房 |  被入侵的三國 |  試嫁之錦繡花開 |  萌寵獸夫:穿越獸世追男神! |  霸寵嫡妃,戰神請入座 |  家養小首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