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

五 一個鐘情的奇男子[第2頁/共11頁]

彭玉麟從墳上返來,已是將近吃中飯的時候了。王氏對兒子事事對勁,就是有一點不睬解:本年都三十七歲了,卻始終不肯立室。任你如何標緻的女子,都不能打動他的心。問他,總說:"待金榜落款時,再議洞房花燭事。"王氏想,天下哪有如許犟的人,倘若這一輩子名不能題金榜,就一輩子不結婚了麼?多少人在老婆後代一大群以後才落第中進士的。這孩子,如何如許認死了目標,就九條牛都拉不轉頭呢?幸而次子玉麒早已立室,並生下兩個女兒,王氏尚不苦膝下冷酷。玉麟實在不肯結婚,她厥後也懶得說了。

對於玉麟的上墳,王氏總覺得兒子是懷念外婆生前的鞠養之恩。實在,玉麟馳念外婆,更馳念永久偎依在外婆身邊的梅小姑。玉麟每次上墳,實際上都是來看望小姑的。明天,他按例在外婆墳頭撲滅線香,焚化錢紙後,再在小姑的碑下也插了幾支線香,燃起一堆紙錢。他站在墳邊,內心冷靜唸叨:"小姑,我又來看望你了。明天我就要分開渣江,到曾大人軍中去了,將會隨雄師轉戰南北,還不知有冇有再來看你的一天。"望著墳頭被風揚起的片片紙灰,玉麟眼睛變得恍惚了,全部身心完整沉浸在舊事的回想中。

彭玉麟就住在縣丞衙門中間一棟粗陋的木板房裡。一夙起來,稍事梳洗後,他對母親王氏說:"母親,我到外婆墳上去看看。"王氏曉得兒子篤於交誼,從小在外婆家裡長大,對外婆豪情很深。自從外婆歸天以來,隻要玉麟住在渣江,隔不了三五天,便要到外婆墳上看看坐坐,偶然呆癡癡的,一坐個把時候,硬是用雙腳把家門到外婆下葬處之間走出了一條五裡長的巷子。她對兒子說:"麟兒,你去去就返來,不要停得太久了。"彭玉麟分開屋門,在一家紙馬鋪裡買了些紙錢、線香,沿著草河(蒸水的俗稱)走了兩裡多路,然後折入一條小道,迤邐進了一座名叫鬥笠嶺的山岡。這是一座湘南常見的不大不小的丘陵,山不高,滿是紫色頁岩堆成。這類紫色頁岩,本地老百姓叫它"見風消"--剛挖出來,堅固如岩石,過十天半月,便散碎如泥沙了,山丘表層儘是暗紅色沙礫。這些沙礫既不裝水,又冇有一點肥性,它成了湘南貧苦的意味。走到衡清一帶,眼裡若見著鋪滿暗紅色沙礫的山岡,不消說,這裡的農夫必然苦不堪言。

推薦小說:

新世界征途 |  大唐之絕版馬官 |  過婚不候 |  七零年代美滋滋 |  奪運書生 |  花月佳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