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華史:青春誌

第2章 情人[第2頁/共11頁]

夏姬備受爭議,海倫無窮風景,這是為甚麼?

應當有。

夏姬獲得的報酬卻相反。《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說:甚美必有甚惡——最斑斕的就是最醜惡的。一個女人如果標緻得像夏姬那樣,必然不是好東西。上天既然把統統的斑斕都集合在她身上,那就必定是要讓她乾好事。這固然是那位晉國老太太的觀點,卻一定冇有代表性。

實際上,狂且、狂童、狡童等等,都是昵稱,因為“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子都,則是當時帥哥美女的代表,相稱於“大眾戀人”。是以這詩也能夠如許翻譯——

不見子都美女人,

這讓我們想起了《左傳》,想起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仿照前麵的句式,這話翻譯過來就是——

那樣斑斕,那樣斑斕!

示愛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蘀兮》(蘀讀如拓,去聲)。《蘀兮》與《溱洧》的分歧在於,《溱洧》的場景是春波浩大滿盈,《蘀兮》的時節倒是秋風落葉滿天。女人巴望愛情的心,也像落葉一樣翻滾迴旋——

不幸與萬幸

是啊,愛,並不分春秋。並且隻要心動,鄭國的女孩子就會明顯白白說出來。說,有委宛的,也有搞笑的,比如《山有扶蘇》——

哥哥你就唱吧,

鄭國女孩

牛車款款,

偷情就像滅亡,冇有任何藥物可治。[14]

你想求愛就快點來,

辨彆就在人會死,神則是不死的。不死的神不受天然規律的限定,這才儘情妄為又不負任務。這當然很冇事理。在特洛伊戰役中,豪傑阿喀琉斯對粉碎遊戲法則的阿波羅吼怒:你當然不擔憂將來會有抨擊!大埃阿斯則對降下漫天迷霧的眾神之王宙斯吼怒:如果我們必須死,那就讓我們死在陽光下吧!

因而,我們很想問個為甚麼。

這事終究鬨得沸沸揚揚。《詩經·陳風》中的《株林》,便是當時百姓群情此事的諷刺詩。這詩說:我們國君為甚麼要去株林?誰都曉得那邊住著甚麼人。他是去看子南(夏姬之子夏征舒)的吧!第二天早上,他在那邊吃點心。

夏姬被帶到楚國後,莊王和大夫子反(公子側)便眼睛發直,都想要她,卻被巫臣禁止。巫臣勸止莊王的說辭是:大王出兵陳國,本來是討伐有罪;如果占有夏姬,那就是迷戀美色了。以小貪而害大義,能夠嗎?

池中有株玉蓮花。

偷情在周朝也是常有的事。比如召南的《野有死麕》(麕讀如軍)中,一名獵人就在山裡跟小妞一見鐘情。獵人用方纔打到的獐子(麕)作定情禮品,兩人便一起走進了樹林。隻不過那小妞說——

推薦小說:

籃壇活雷鋒 |  絕色生香 |  超級能源霸主 |  都市小農民 |  醫心難猜:奸商寵妻無度 |  所有深愛,都是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