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中的憂與思(財經郎眼07)

第5章 中美物價比較(2)[第2頁/共5頁]

郎鹹平:玩物喪誌去了。

王牧笛:前不久美國有個調查,問家庭婦女們最想找甚麼樣的人做男朋友或者是戀人,排名第一的是水督工。

郎鹹平:對。

王牧笛:實在也一定差未幾。我在網易微博上看到一個帖子,一樣是1美圓,遵循現在的彙率,1美圓摺合群眾幣是6塊4,在美國1美圓能夠派上比較大的用處,比如說能夠買到6包便利麵、或者3碗素食麪、或者十來個橙子、或者1袋葡萄、或者2磅香蕉、或者10個雞蛋、或者1瓶牛奶、或者幾個麪包,在中國6塊4能買甚麼呢?最多能買2袋便利麵,或者1碗素食麪、或者三四個雞蛋、或者2個麪包。就是說即便跟我們周遭相乾的東西比擬,我們彷彿還比美國要略貴一點,以是對於《群眾日報》給的這份對比表,很多媒體給出了批評,起首是剛纔傳授跟王教員彌補的一個維度,就是這個表格彷彿少了中美人民支出程度的比較,你要把物價程度跟支出程度放在一起比較才公道、才靠譜;彆的一個就是少了一個公眾承擔的指數。實在我們老百姓圍觀這個表格,圍觀《群眾日報》挑起來的各大媒體關於中美物價的會商,並不是真的想要跟美國看齊,而是想把這個作為一個題材來反應我們餬口的壓力。

王牧笛:以是你看這段時候藝術家遍及都牛哄哄的,他們對普通媒體的采訪根基是不睬不睬。

郎鹹平:對。

郎鹹平:《群眾日報》講的是美國跟中國差未幾的。

王牧笛:有一個樂隊叫二手玫瑰,唱了一首歌叫《答應一部分藝術家先富起來》。這是中美物價比較此中的一個門路,叫豪侈品的門路。另有一個門路,就是我們發明跟人力本錢、知識產權相乾的東西,紐約那邊就比北京貴很多。目前我們這邊彷彿太不正視知識和人才。

郎鹹平:對。是以我們要向美國買軟件、買飛機,向德國買機床、買汽車、買全套設備。成果幫忙他們敷裕了他們的第一個部分。

王牧笛:“半夜雞叫”嘛。

王牧笛:我們叫個人聰明。

王福重:身材好。

王牧笛:以是透過我們聊到的這第二個門路,你會發明凡是跟辦事、人力資秘聞關的,我們會比美國便宜很多。

王牧笛:不,傳授給他助手的錢比我本人的錢都多。

王牧笛:既然我們此次是以《群眾日報》收場的,那我們還以《群眾日報》掃尾。《群眾日報》外洋版講了一個故事,關於美國的一其中產階層,傑西卡一家七口,老公、兩個孩子、父母,另有個外甥女,是借居在他們家讀大學的。他們每禮拜到超市停止一次大采購,200美圓的購物能將全部車子的後備箱裝滿,玩命地吃、玩命地喝,想吃甚麼吃甚麼,冇有任何限定。算下來,均勻每人每月蝕品類的餬口開支也就100美圓擺佈。《群眾日報》外洋版在奉告我們,美國一其中產者的家庭是多麼的幸運。

推薦小說:

快穿小妖精:腹黑男主,彆過來! |  這個世界有點詭異 |  帝少來襲:小逃妻,你被逮捕了 |  隨機從海賊開始 |  創世棍王 |  老公太有錢了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