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情道

七、天師道(正一教)簡介[第2頁/共4頁]

正一教的前身是產生於漢末的五鬥米道,因入道的人需出五鬥米而得名。五鬥米教(天師道)是玄門初期的首要流派。關於它的發源,學術界有兩種觀點:傳統以為,五鬥米教是張陵於公元126-144年(東漢順帝時)在四川鶴鳴山創建;五鬥米教實際上由張修在公元184年(東漢靈帝中平元年)之前創建於漢中。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張角於中平元年(184年)仲春率承平道起過後,同年七月,漢中地區張修也率五鬥米道呼應。

正一教和全真教較著的辨彆在於:

雒陽北邙治

7、天師道(正一教)簡介

無縫服和銀印,讓他主領江南玄門。第二年又封他為”宣道靈應神和真人”。而後,曆代正一天師都被元統治者封為真人。第39代天師張嗣成,在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被封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並被受權常管天下玄門事件。元朝,龍虎山天師府權力很大:能夠建議任免江南各隧玄門事件辦理官員和道觀辦理職員,向天子提出新建玄門宮觀的經費供應和職員體例,它還能夠直接發放”度牒”,即羽士身份。

陸修靜出身於江南士族王謝吳郡陸氏,他對玄門生長有側嚴峻進獻。為了將當時的道經去偽存真,加以清算,他到處搜訪道經曾經”南詣衡湘,九,西至峨眉、青城”,萍蹤遍及半其中國。他清算了《靈寶經》,編寫了《靈寶經目》。在編寫後者時,將《靈寶經》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厥後的《道藏》就是在此根本上生長構成的。陸修靜製定完美了玄門戒律和齋醮典禮,清算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規定。顛末陸修靜在齋儀方麵的同1、標準和編訂事情今後,天師道從情勢到內容都獲得了進一步的充分和健全。先人稱他的天師道為南天師道,以此和寇謙之的北天師道相對。

上治八品陽平治、鹿堂山治、鶴鳴山治、漓沅山治、葛王貴山治、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

正一教為玄門分支,其前身是五鬥米道。正一教主張信徒儘力修道,”各安其位”,以達到”治國令承平”的抱負。要請教徒遵循”忠孝城信、積德積善”的道誡,”奉道誡,積善勝利,積精成神,神成仙壽”。

推薦小說:

末日:我契約成神 |  不會真有人覺得修仙難吧 |  我的26歲女房客 |  八十年代嫁惡霸 |  命不久矣的體質(快穿) |  (快穿)炮灰成神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