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其所繫統

第1210章[第1頁/共3頁]

高低同欲:君主或統帥和下級軍官有不異的*。

用兵的原則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抄仇敵,五倍的兵力就打擊仇敵,兩倍的兵力就豆割毀滅仇敵,有與敵相稱的兵力則能夠抗擊,兵力少於仇敵就要製止與其正麵打仗,兵力弱少就要撤退遠地。以是強大的軍隊固執硬拚,就會變成強大敵軍的俘虜。

作者:佚名

虞:猜想,這裡引申為管束,掣肘。

以是上等的用兵戰略是以謀取勝,其次是以交際手腕挫敵,再次是出動軍隊攻敵取勝,最下策纔是攻城。攻城為萬不得已時才利用。製造攻城的蔽櫓、轒轀,籌辦各種攻城東西,需求破鈔三個月的時候。修建攻城的土山又要三個月。將帥節製不住忿怒的情感,差遣士卒像螞蟻一樣去爬梯攻城,使士卒傷亡三分之一而不能霸占,這便是攻城所帶來的風險。

故知勝有五:知能夠戰與不成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高低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謀攻篇

攻:用戰略停止攻伐。

大敵之擒:戰役中兵力強大的一方。

縻軍:縻,皋牢。指束縛軍隊的行動。

知勝之道:能瞻望勝利的體例。

作者:孫武

全軍之政:全軍,指我國當代作戰設置的上、中、下或左、中、右全軍,亦可泛指軍隊。政,是指政務。

上兵伐謀:上,上等最好的。兵,指用兵體例。伐,進犯。謀,戰略。

頓,通“鈍”,怠倦、波折。

十則圍之:十,這裡指的是十倍。圍,包抄。

見勝不過世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克服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克服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負之政。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成勝,以待敵之可勝。不成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成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成為。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倍則分之:分,分開。

不成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敷,攻則不足。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推薦小說:

無聲告白 |  寒婿 |  天逆譜 |  重生1982:美貌港姐非我不嫁 |  民國調香師 |  夢幻傳說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