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75章 沔水下(4)[第1頁/共4頁]

水首受潼縣西南潼陂,縣故臨淮郡之屬縣,王莽改曰成信矣。南逕沛國夏丘縣,絕蘄水,又南逕夏丘縣故城西,王莽改曰歸思也。又東南流,逕臨潼戍西,又東南至<山毚>石,西南入淮。淮水又東逕浮山,山北對<山毚>石山。梁氏天監中,立堰於二山之間,逆六合之心,乖民神之望,天然水潰壞矣。淮水又東逕徐縣南,曆澗水注之。水導徐城西北徐陂,陂水南流,絕蘄水,逕曆澗戍西,東南流注於淮。

又東,兩小水流注之。

應劭曰:浦岸也蓋臨側淮汶,故受此名。淮水逕縣故城東。王莽改名之曰淮敬。淮水於縣枝分,北為遊水。曆朐縣與沭合。又逕朐山西。山側有朐縣故城。

淮水又東,池水注之。水出東城縣,東北流,逕東城縣故城南。漢以數千騎追羽,羽帥二十八騎引東城因四隤山,斬將而去,即此處也。《史記》:孝文帝八年,封淮南厲王子劉良為侯國。《地理誌》:王莽改名之曰武城也。池水又東北流,曆二山間,東北入於淮,謂之池口也。淮水又東,蘄水注之。水首受睢水於穀熟城東北,東逕建城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長沙定王子劉拾為侯國。王莽之多聚也。蘄水又東南,逕蘄縣,縣有大澤鄉。陳涉起兵於此,篝火為狐鳴處也。

又東過淮陰縣北,中瀆水出白馬湖,東北注之。

《地理誌》所謂渠水也,西北至末口入淮。自永和中,江都水斷,其水上承歐陽,引江入埭,六十裡至廣陵城,楚、漢之間為東陽郡。高祖六年為荊國,十一年為吳城,即吳王濞所築也。景帝四年,改名江都。武帝元狩三年,更曰廣陵。王莽改名郡曰江平,縣曰定安。城東水上有梁,謂之洛橋。中瀆水自廣陵北出武廣湖東,陸陽湖西。二湖東西相直五裡,水出其間,下注樊梁湖。古道東北出,至博芝、射陽二湖。西北出夾邪,乃至山陽矣。至永和中,患湖道多風。陳敏因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湖逕渡,渡十二裡,方達北口,真至夾邪。興寧中,複以津湖多風,又自湖之南口,沿東岸二十裡,穿渠入北口,自後行者不複由湖。故蔣濟《三州論》曰:淮湖紆遠,水陸異路,山陽不通,陳登穿溝,更鑿馬瀨,百裡渡湖者也。自廣陵出山陽白馬湖,逕山陽城西,即射陽縣之故城也。應劭曰:在射水之陽。漢高祖六年,封楚左令九項纏為侯國也。王莽更之曰監淮亭。世祖建武十五年,封子荊為山陽公,治此,十七年為王國。城本北中郎將庾希所鎮。中瀆水又東,謂之山陽浦,又東入淮,謂之山陽口者也。

推薦小說:

[美娛]野孩子 |  巔峰小農民 |  婚意綿綿 |  醉天瘋道 |  晗月行 |  愛與恨的糾纏: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