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22章 清水(1)[第2頁/共6頁]

又南出山,過沁水縣北。

沁水出上黨。涅縣謁戾山。

雹水又東南,入於淨水。

又南,五十餘裡,沿流高低,步徑裁通,小竹細筍,被於山渚,蒙籠富強,奇為翳薈也。

東北過獲嘉縣北。

黑山在縣北,白鹿山東,淨水所出也。上承諸陂散泉,積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懸河注壑,二十餘丈。雷赴之聲,震驚山穀。擺佈石壁層深,獸跡不交,隍中散水霧合,視不見底。南峰北嶺,多結禪棲之士:東岩西穀,又是刹靈之圖。竹柏之懷,與神心妙遠:仁智之性,共山川效深,更加勝處也。其水曆澗流飛,清泠洞觀,謂之淨水矣。溪曰瑤溪,又曰瑤澗。淨水又南,與小瑤水合,水近出西北窮溪,東南流,注於淨水。淨水又東南流,吳澤陂水注之。水上承吳陂於修武縣故城西北。修武,故甯也,亦曰南陽矣。馬季長曰:晉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為東陽,朝歌以南至軹為南陽。故應劭《地理民風記》雲:河內,殷國也,周名之為南陽。又曰:晉始啟南陽。今南陽城是也。秦始皇改曰修武。

又東,長泉水注之,源出白鹿山,東南伏流,逕一十三裡,重源濬發於鄧城西北,世亦謂之重泉水也。又逕七賢祠東,擺佈筠篁列植,冬夏穩定貞萋。魏步兵校尉陳留阮籍、中散大夫譙國嵇康、晉司徒河內山濤、司徒琅琊王戎、黃門郎河外向秀、建威參軍沛國劉伶、始平太守阮鹹等,同居山陽,結得意之遊,時人號之為竹林七賢。向子期所謂山陽故居也。先人立廟於其處,廟南又有一泉,東南流注於長泉水。郭緣生《述征記》所雲,白鹿山東南二十五裡,有嵇公故居,以居時有遺竹焉,蓋謂此也。其水又南,逕鄧城東,名之為鄧瀆,又謂之為白屋水也。

推薦小說:

姑娘,請留步 |  甜妻來襲:傲嬌帝少,放肆寵! |  星球之間 |  冰火九重天 |  凶靈直播間,家人們救命呀 |  權掌萬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