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

第13章 東山經(1)[第1頁/共5頁]

【原文】

【註釋】

凡東山經之首,自樕之山乃至於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裡。其神狀皆人身龍首。祠:毛用一犬祈,用魚。

再向南三百裡,是碧山,冇有花草樹木,還盛產碧玉、水晶。

【原文】

又南三百裡,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鳴自。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江,此中多水玉。

東方第一列山係的首坐山,叫作樕山,北麵與乾昧山相鄰。食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北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鱅鱅魚,長得像犁牛,收回的聲音如同豬叫。

【譯文】

【譯文】

再向南行五百裡水路,顛末三百裡流沙,便到了葛山的尾端,這裡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粗細磨石。

【原文】

【原文】

【譯文】

【原文】

【譯文】

再向南三百裡,是耿山,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是水晶石,另有很多大蛇。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狐狸卻長著魚鰭,叫作朱獳,收回的叫聲便是它本身稱呼的讀音,在哪個國度呈現哪個國度裡就會有可駭的事產生。

又南五百裡,曰緱氏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東流注於沙澤。

又南三百八十裡,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其下多荊芑①。雜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②,名犰狳,其鳴自,見則螽③蝗為敗。

【原文】

又南三百八十裡,曰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

【註釋】

又南三百裡,曰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東流注於食水,此中多活師①。

【譯文】

又南六百裡,曰曹夕之山,其下多榖而無水,多鳥獸。

【原文】

再向南三百裡,是杜父山,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流水。

【譯文】

又西南四百裡,曰嶧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堊。嶧皋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激女之水,此中多蜃珧①。

【原文】

又南三百八十裡,曰葛山之首,無草木。澧水出焉,東流注於餘澤,此中多珠魚,其狀如肺而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

再向南三百裡,是緱氏山,冇有花草樹木,盛產金銀美玉。河道多源於此,向東注入沙澤。

【註釋】

【譯文】

再向南三百裡,是座竹山,坐落於汶水邊上,這座山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瑤、碧一類的玉石。激水從竹山發源,然後向東南流入娶檀水,水中有很多紫色螺。

推薦小說:

天路殺神 |  侯門嫡女之一品夫人 |  無仙棋 |  漂亮的她[快穿] |  修仙之超級APP |  大明風流之鐵血兵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