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

第12章 北山經(4)[第1頁/共4頁]

【原文】

再向北三百裡,是座泰戲山,不發展花草樹木,到處有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淺顯的羊,卻長著一隻角一隻眼睛,眼睛在耳朵的背後,叫作,它收回的叫聲便是本身稱呼的讀音。虖沱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漊水。液女水發源於這座山的南麵,向南流入沁水。

【譯文】

【原文】

①蒲夷之魚:前人以為就是冉遺魚,它的形體似蛇,有六隻腳,眼睛像馬的眼睛,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做惡夢。

再向北行五百裡水路,便到了雁門山,這裡冇有花草樹木。

又北三百裡,曰陸山,多美玉。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註釋】

【原文】

【註釋】

右北經之山誌,凡八十七山,二萬三千二百三十裡。

又北五百裡,曰於毋逢之山,北望雞號之山,其風如①。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

再向北五百裡,是座於毋逢山,從山上向北能夠瞥見雞號山,從那邊吹出的風如微弱的風。從於毋逢山向西能夠瞥見幽都山,浴水從那邊流出。這座於毋逢山中有一種大蛇,紅色的腦袋,紅色的身子,收回的聲音如同牛叫,在哪個處所呈現那裡就會有大水災。

再向北二百裡,是座童戎山。皋塗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漊液水。

又北三百裡,曰泰戲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後,其名曰,其鳴自。虖沱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漊水。液女之水出於其陽,南流注於沁水。

【原文】

【原文】

再向北五百裡,是座碣石山。繩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蒲夷魚。這座山上出產玉石,山下另有很多青石碧玉。

又北百八十裡,曰白馬之山,其陽多石玉,其陰多鐵,多赤銅。木馬之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虖沱。

再向北一百裡,是座山,山上有玉石、青色碧玉,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栒樹,而草以芍藥、芎最多。洧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鱯魚和黽蛙。

【譯文】

【原文】

【原文】

【原文】

北百二十裡,曰燕山,多嬰石①。燕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註釋】

再向北行四百裡水路,便到了泰澤。在泰澤中聳峙著一座山,叫作帝都山,周遭一百裡,不發展花草樹木,有金屬礦物和玉石。

①藻:聚藻,一種香草。茝:香草,屬於蘭草之類。②載:通“戴”。

推薦小說:

穿越發媳婦他不領,女帝急了 |  我在離海最遠的地方 |  猛鬼直播間 |  寒破 |  撿寶生涯1 |  重生之孝昭仁皇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