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拐點

南征北戰[第2頁/共2頁]

“三藩”之亂安定以後,同一台灣成為清當局必須處理的題目。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朝廷派大將姚啟聖、施琅打擊台灣。康熙二十三年閏六月,施琅攻陷澎湖,扼守台灣的鄭勝利的孫子鄭克爽投降。八月,清軍勝利進駐台灣。第二年,清當局在台灣設立一府(台灣府)三縣(台灣、鳳山、諸羅),附屬於福建省,從而使台灣歸入中國的版圖。

在少數民族浩繁的西南地區,清當局於1726年至1731年間,實施了“改土歸流”的政策,即由朝廷直接調派的流官代替原出處少數民族世襲的土司,從而減弱了土司的權勢,消弭了這些地區的盤據狀況,加強了統治。

清軍入關後,固然彈壓了陣容浩大的農夫軍和東南、西南以及其他各地的抗清力量,建立了天下的封建統治,但實際上在康熙初期,南邊另有“三藩盤據”,東南海上鄭勝利的子孫還占有著台灣,西北邊陲蒙古準噶爾部也未臣服。康熙為了實現天下同一,不得不停止“南征北戰”。

推薦小說:

祖宗登場 |  盛世暖婚 |  美女總裁,你也不希望自己餓死在荒島吧? |  望古神話之蜀山異聞錄 |  浮淵十三錄 |  邪魅鬼夫矜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