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拐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1頁/共3頁]

1858年5月,英法艦隊攻打天津,清當局以為“中原未靖,不得不思柔遠之方,為皋牢之計”,又一如既往地以讓步目標對於霸道強大的仇敵。清當局同英、法、美、俄四國彆離簽訂了《天津條約》。次年,戰事因換約複興。1859年6月,侵犯軍再次策動了對大沽的打擊。清軍以掉隊、陳腐的兵器反擊,雖幸運擊敗了敵軍,本身卻也傷亡枕藉。1860年8月,英法聯軍再度打擊天津,清軍反擊,成果在仇敵狠惡炮火轟擊下,“精銳耗竭”。10月,侵犯軍打擊張家灣,中國軍隊在戰役誹謗亡很大。在通州八裡橋,清軍“奮不顧身,齊聲大喊殺賊,進如山倒”,但並不能挽回敗局。汗青是殘暴無情的,掉隊就得捱打。可惜的是,中國掉隊遭到了獎懲,人們的反應卻竟如此的癡鈍和麻痹。

烽火仍然從廣東燃起。固然前次戰役已經疇昔了10餘年,但是清當局在外來的侵犯麵前所表示出來的愚笨、無知卻與上一次有驚人的類似之處。1856年10月,英軍打擊廣州,一度攻入城內,最後因兵力不敷,騷擾劫奪後退出,厥後仍不時炮轟廣州,劫奪船隻,焚燬村落。兩廣總督葉名琛卻以“兩獲敗仗,夷匪傷亡四百餘名”奏報。1857年12月,英法聯軍5000多人又一次攻城,葉名琛卻覺得仇敵虛張陣容,因此“以淵默平靜為主,毫無安插,惟日事扶鸞降乩,冀得神佑”。成果,廣州淪陷,葉名琛被俘,後被解往印度加爾各答,終究死於囚所。葉名琛是完整按傳統的門路培養出來的中國社會上層人物,26歲中進士,38歲任巡撫,43歲任總督,宦途亨通,也應當饒有政治經曆,但是恰是如許一名官員,麵對外來的侵犯,卻表示得如此虛怯、愚笨。戰役再一次透露了清當局衰弱腐朽的本質和中國社會的掉隊。

英、法、美等國為了打劫比《南京條約》《黃埔條約》更多的特權,於1854年初向清當局提出“修約”要求。他們用襟曲解《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中關於互市“各口景象不一,統統貿易及海麵各款,恐不無稍有變動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允酌辦”的條則,要把“稍有變動”一語擴大為將鴉片貿易合法化以及本國公使駐北京等一係列特權。這理所當然地遭到清朝當局的回絕。因而英法便藉口所謂“亞羅號事件”和“馬嘉理事件”,於1856年10月對中國策動了第二次鴉片戰役。

推薦小說:

網遊之王者再戰 |  暴君乖乖,小姐姐疼你! |  行者雲 |  桃運聖眼 |  麻衣探案 |  似是故人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