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泡沫下的生存(財經郎眼04)

第18章 中美樓市比較(1)[第2頁/共4頁]

時寒冰:當然是。高房價對於中國經濟的風險是非常大的。你想想,很多人去炒房炒股,炒房賺的錢比踏結結實做研討、做製造業、做實體經濟獲得的收益要好很多,構成一種炒風了。那麼全部民族就暴躁了,我們還往那裡走呢?

王牧笛:甚麼“隻要房地產才氣救中國”、“買房就是愛國”、“反對房地產就是反人類”。

郎鹹平:那必然是中國人做中介,必然是中國人在賣的。

王牧笛:包含此次廣交會,我看有美國的開辟商就拿了200套屋子到廣州來賣。

郎鹹平:因為美國人有很多的投資機遇,它的金融市場非常健全,當局羈繫非常好。如果說美國的老百姓把全數的產業都放到退休基金的話,那麼50年下來,每一年均勻的回報率是超越8%、10%以上,他另有甚麼來由去炒房呢?那如果有這類很好的社會福利保障,這麼好的股市的話呢,你炒房有這個需求嗎?我們冇有這類股市,冇有這類好的投資渠道,以是我們就不得不炒房,因為但願透過這個炒房內裡的溢價,賺點錢,來彌補通貨收縮的喪失,以及其他喪失。以是我們中美是不一樣的。

王牧笛:錢還是銀行的。

時寒冰:彆的另有一個很大的辨彆是甚麼呢?美國收物業稅,就是說美國屋子便宜,但居住本錢高。但是厥後我調查一下,發明隻要不是炒房,實際上你的居住本錢並不算高。我到幾個小區調查過,都冇有物業公司,都不交物業費。它的物業是由當局來管的,渣滓的清理都是由當局來做的,大眾設施的這類保護甚麼的,滿是由當局來做的。實際上當局就替代了物業公司,固然說你交物業稅但是你不交物業費了。

王牧笛:是以美國的差人都集合在白人區――富人區。

進入2009年10月,房地產市場更加讓人看不懂。起首是黃金週遇冷,然後是多個都會呈現“量價齊升”。最新統計數據顯現,10月份,天下樓市成交麵積以漲為主,總成交麵積環比上漲11.64%。金融海嘯導致美國房價猛跌,但是中國卻亂象環生。2008年第四時度從中心到各處所當局,為“救市”出台的“新政”大多即將到期。政策風向是否竄改,成為當前開辟商和購房者最存眷的話題,此時買不買房也成了很多市民及業界爭辯的核心。救市政策大限已到,中國樓市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推薦小說:

最強敗家係統 |  血唐蓮 |  王儲戰爭 |  魔王在都市 |  我在火葬場工作的故事 |  無限製穿越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