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驚心動魄的宮廷權謀

第84章 竹報平安(2)[第1頁/共3頁]

長和恍然大悟,問道:“李柏舟的後妻也姓陸,莫非竟是……”

定楷點頭笑道:“陸家事東朝一定曉得,若說要謝,倒是該當去謝東朝最倚重的張尚書纔是。”話到此處,長和纔對此事頓生獵奇之心,謹慎問道:“臣愚笨,不知這其間又有張陸正甚麼勉強?”定楷看了他一眼,淺笑道:“張陸正一世人最看重甚麼,你可曉得?”長和笑答:“有人仕進為權,有報酬錢,大抵也有人是為君王,是為黎庶。不過依臣看,這個張陸正為的怕是一個‘名’字。”定楷高低打量他,俄然放聲大笑,半晌才住了笑聲,點頭道:“以是他終究也殉了這一個字,顧思林可謂善識人者。陸家與張陸正的這段孽緣,也恰是從這個字上而起。張在調任吏部之前,曾在翰林院供職,陸得中進士之初,也先入翰林院。他二人皆是盧世瑜本房取中,算起來也是同門師兄弟,同僚期間,卻頗多齟齬。陸脾氣介直,更有劈麵直言張以沽名賣直為業之事。厥後張調任刑部,累遷至右侍郎,陸調烏台為禦史。壽昌二年張陸正欲遷左侍郎時,朝中或有風傳,道其有濫刑獄並賄賂堂上官等事。”

長和固然奉養他多年,邇來卻感覺他的脾氣更加難以捉摸,也難辨他這句話意中真偽。再看他時,他已經閉上了眼睛,神情是非常的寧靜安好。獨一粉碎了那年青麵龐上淡泊氣度的,隻要右眉上那道淺淺的傷疤。

聽到此處,固然他不再明言,長和也明白了大略。故事中陸家的存亡與趙王本毫無相乾,但當時李明安已經過樞部調任承州,既手握重兵糧草,又挾天子令就近節製顧氏,如此要職,若能藉此機遇來往通好,天然是難能寶貴之事。大略本身的這位主君當時便直接繞過了齊王,或稱其得空顧及,或稱其不受托請,竟本身將此事包辦下來。長和便也不提此節,隻是一笑道:“如此看來,不但天意,竟是連東朝也親以此人授殿下了。”

定楷歎了口氣,持續說道:“華亭有一陸姓文士,家道平常,倒是本地幾百年積世舊族之餘。這位陸姓士子與李明安本來有些私交,又是同科進士,再有了這一層情分,以是壽昌七年,陸姓人家為李柏舟一案連累所累之時,李明安便為這舊友想到了拜托齊王一途。隻是齊王那期間陛下郊祀去了,來人怕事有擔擱,曉得我與齊王同胞通好,這才又展轉尋到了我處。”

賓主又說了幾句閒話,定楷便派人送少年去歇息,這纔看了看一旁站立的長和,笑問道:“你曉得這是何人?”他此事彷彿並不欲坦白本身,長和遂也不作虛辭,道:“臣猜想,這莫非就是東朝的……”略頓了頓,接著說道,“妻弟?”定楷莞爾,亦不答對錯,閉目半晌,方從文具中取出一封文書,敲了敲幾麵表示他瀏覽,又問道:“說說你怎生看。”長和細心考慮半晌,揣測言辭,方謹慎答道:“明安大人夙來謹慎,他既說可再待火線情勢,另謀籌算,殿下不若便再假他些光陰。”定楷點頭道:“你接著說。”長和道:“明安大人居此職,在世人目光看來,即非如陷泥沼,亦如臨危崖。其可行者,不過兩途,若順顧氏於本地,則陛下必不容其於當世。若順陛下於當世,則東朝必不容其於將來。明安大人乃名儒,世人皆醒,他一人豈會獨醉?這是一說。另有,臣心忖,靖寧二年之過後,想他一定未曾後怕,對顧氏一定不滿含怨懟,這又是一說。臣聽申明安大人當年居京為官時,便是個毫不等閒肯與人訂交的角色,現在甘為殿下用,實乃天以此人授殿下也。”

推薦小說:

特工在異世 |  太古星辰訣1 |  仙符途 |  無敵神醫 |  穿越諸天成至尊 |  傾世妖孽:夫君輕點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