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皇戚

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複仇非子[第2頁/共3頁]

曹節聽後又是痛苦不已,大嚎道:“陛下,此子殺我大漢重臣,怎可如此輕懲?”他但願憑這熟諳手腕竄改劉宏情意,但是事與願違,劉宏聽了伏完之言,心中已對曹節有所不滿,深有恨意,底子不聽其言。

“明府,操不改也。此子凶性非常,殘暴無道,餘懇請明府必重懲其也,若如是,則漢室威望何存?曹將軍國之重臣,縱豈能隨便革殺??”

羊陟此時也是大驚,幸虧他混跡宦海多年,臉孔安閒,還能保持平靜。的確,按伏泉所言,曹破石唾罵伏完,按其皇戚身份推理,天子也是被罵豬狗,唾罵天子者為逆賊有何不對?試問古今,臣下頂撞天子的多如牛毛,但敢唾罵天子者,皆為逆賊也。

一語說出,趙操目瞪口呆,不知該作何言語。

“既如此,昨日之事已有法曹差役四周尋訪,便聽其訴說。”羊陟亦不想多做膠葛,直接喊了調查之人前來左證。

堂前溫馨,但有人卻不能溫馨,趙操未想身邊的伏泉嘴角如此聰明,三言兩語便把此事說成為其代朝廷斬殺逆賊,這還得了?想到本身來時所得曹節親信之言,曉得必必要讓伏泉贖罪,未加思考便道:“豎子休得放肆,曹將軍辱汝伯父,乃汝一口之言,那個可證?更論曹將軍乃大漢重臣,豈會辱及陛下,汝要再逞口舌之利。”

兩方厥後爭論不下,曹節因痛失其弟,痛罵伏完教侄不力。伏完雖是墨客,然此事關伏泉存亡,加上曹節唾罵,辱及家屬名聲,漢人重時令,怎容他放肆,是以據理力圖,兩方言語狠惡,就差在殿中大打脫手,令得劉宏頭疼不已,

“必是也。”羊陟當即道,東漢儒學昌隆,受“親親尊尊”的儒家思惟指導下,忠孝看得極重,臣子罵主,不是逆臣還能是何?

羊陟眼露驚奇,暗道這郎君為何胡言,曹破石何有此言,不過其曉得其人必有解釋,便問曰:“此何言也?”

官署大堂裡,曹節所指派的告劾人已在堂前,伏泉望之,心中詫異,因為其乃熟人,恰是那日從河南尹官署裡撈走綁架他的人。“告劾”是漢朝訴訟不成貧乏的部分,亦是開端,一詞有兩層意義。自訴告密曰“告”,即如後代由被告直接向司法構造提告狀訟;公訴曰“劾”,是指由監察官吏和行政官吏備案究查,漢朝的監察官吏都有“查舉不法”,“舉劾”犯法的職責。

推薦小說:

我的清純房客 |  你築相思成牢 |  淺愛不淺 |  萬界我為峰 |  守住愛情的秘密 |  火影之天才係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