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撫天下

第六百六十二章 阮元最後的演講[第2頁/共6頁]

“門生恭請太傅見教!”一眾新科舉人見奕詝請阮元發言,天然不敢違逆。當然,此中很多落第之人,論師承便是阮元數代以後的再傳弟子,能親目睹到師祖垂訓,心中亦自欣喜。

而後丁未會試,亦是有清一朝可貴之響榜,阮元孫半子許彭壽便是此榜傳臚,而這一榜也在將來的數十年間能臣輩出,張之萬、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郭嵩燾、馬新貽等一眾新科進士,都將在將來的清史當中,留下本身的名字。

“現在之世,和我入仕之時卻又分歧了,各位自也清楚,六年之前,英吉利犯境,現在雖已成萬年之和議,可防患於已然之道,大師還是應當清楚的。有很多年青的讀書人,在彙集西洋地理、兵製、民風之作,也有人感到猜疑,說我堂堂天朝,還需求去學洋人的東西嗎?我年紀大了,將來的大清是甚麼模樣,我看不到,也猜不到了,隻能憑著過去的經曆,為大師指導一二。聖賢昔日亦曾有言,禮失而求之於野,天年之學,自古有之,亦曾中衰,是以西洋之人以西洋算學曆法上呈於世祖、聖祖二位先帝,二位先帝清楚西法自有其好處,便即兼采而用之。由此可見,如果西洋之物確有所長,則我等取而用之,並無不當。或者說,此中關頭,並不在於中法西法之辨,而是在於我們可否真正做到實事求是,真正做到博學而算,如果各位後學,能將中法西法儘數兼通,在此根本之上,即便兼采西法,那也是本於中法,又何必再拘執於中西呢?可如果不學無術,對於西法尚不能言其本末,便一概棄而不顧,又或者不求甚解,唯知以西法自炫,那便是荒誕之事了。此中事理,仍然在於這‘實事求是’四個字啊。”

“以是如果各位後學舉子,今後公然能仰仗實事求是之道,發明我言語當中確有不當之處,那各位自可在我的根本之上更進一步,以精確的新知替代我那些不敷。因為隻要如許,在坐的各位年青人,另有幾十年、上百年以後你們的後輩,纔會代代相傳,將這實事求是之路,一向持續下去。到了阿誰時候,我在地府之下,亦自欣喜!”

“以是說,治學之難,實在不但僅在於博學,更在於才氣,那麼所謂‘才氣’,又是從何而來呢?那便是實際實施了,聖賢嘗言格物致知,何為格物,所謂物,便是指天下萬事,聖賢有言‘一以貫之’,又是何意,便是持之以恒的實際,切莫惑於‘頓悟’之道,竟而荒廢了實施。那麼各位或許也會問我,各位隻是舉人,還冇有仕進,這實際從何而來呢?所謂實際,本來皆是日用之事,人生而有父母,便當以尊親為念,此為孝,退學讀書,便有師友,相與而儘忠恕之道,此為仁,所謂仁孝,並非隻是民氣中的善念,如果不能使父母尊榮,不能與師友相互和睦,那是算不得仁孝的。”

推薦小說:

天命棄少 |  洪荒關係戶 |  大師 |  都市阿修羅 |  棄妃嫁到,皇上彆囂張 |  離婚當天,我閃婚絕色女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