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指略

第十五章:答疑略記[第1頁/共5頁]

善惡皆汝身,但有取與行,

身身相輪轉,心依性聚身。

心真則德真,德真則道純,

陽心純真,專性靈靜,若人幼年時不能涵養陽心純真,陰心便漸入主位,諸欲漸增;陰心性劣而好粉飾過罪,不樂有為;心尚如此,何況四臣,四臣之陽亦被陽性所亂,恣情於欲,不尊天心,如是本身必病,心亦惑亂;四臣不得天真神性滋養,而受陰心之指令,是故世人多沉迷爭鬥鄉中,執迷不悟,離道失德;履踐天光,呼吸育清,不但於身,亦用於心也。

比方有民氣修道,欲離人間,彼等頓時則遇各種困難,若彼心退不修,困難則消,亦如欲出水者,頓覺沉重,若能奮力向上,漸得出水安閒;人間誘人,困在水中,恣情悠遊,水深熾熱,漸不得出,水沸之時,一時俱死,名為存亡劫。

汝等道性,本自美滿,而汝等心,非是美滿,是故心同道性,修自心合道性,便名修道,汝之道性,豈用修行?但將汝心合道性,便是真修。

安中有不安,思不安得安,

說當下時無當下,當下演變三世夢。

答:如有失德而靈魂宇量被損,能夠誠意懺悔之法,若天賦缺點,則以德行涵養,開暢心神學習靜坐,不久當中,必得充沛;若失德而靈魂宇量損,以向聖賢誠意懺悔過罪故,雖千裡萬裡,靈魂宇量,一時即回;若天賦所缺,則以善性入靜定中,涵養精元,通達神明,修持無缺,反掌之事耳。

餘嘗聞活著真人言:欲修其德,重在煉己,何為己?戊己是也,戊己之性,在脾屬土,戊土屬正陽,己土性陰邪,土仆人之信性;子曰:人無信不立。修真之人,無信亦不得真,是故煉化無信、失期、背信之心,便是煉己,煉化陰質之土,則正陽信土乃立,而土性則全矣。

問:靈魂的能量又該如何添補呢?

答:應向大德聖賢,疇昔以來統統你自發靠近者,有師門者,宜向祖師行懺悔。

丙申年三月廿七日答疑記之。

後注:

若以心機學問,當常做思惟,常觀常照,常覺自心所想,乃有些微定性,以其定效能夠攝想,如是名為除心機病,而實此法,不除病根;彼等學問者,以其思惟心識而成見地,恒持此意,乃定性,定性識心,名為放心,彼等以此二定矜持自心,彷彿常心,而實自芥蒂性猶在,彼等以定性在,故不犯病。

心口如一,易知難行。

問:如何禦臣?

答:修道之人,欲越無明之困,修行身心,其將離困時,則如人在水,欲離水時,頓時沉重,此乃脫困之後果,水性之黏纏,亦是魔來拉扯,故當持心謹慎,精進而出,若心退轉,頓回水中,又覺輕鬆,而實非無困。

推薦小說:

渣王作妃 |  三界獨尊 |  江先生,你心動了 |  庶女成仙 |  大明三皇子 |  繁花落儘時,吻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