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指略

第三十章:隨意用念[第1頁/共7頁]

有為之人,難學有為之法,是故教習有為觀想,製住心猿意馬,然後有為歸住有為,比方擺盪之水,至於安靜,有為之人,身心清淨,若學修觀想有為諸法,比方搖靜水使之動,而後複修法使之溫馨,如是法、人,是為不相對,非呼應緣,如是修者,是盲修也。

於形神安止處,視聽為一,精氣神充塞身心表裡,情意不動,比方虛空安止,意動生想,念隨而生,諸想紛繁,比方輕風,念慮流轉,比方流風,思路混亂,比方暴風,此中諸意念想,亦有冷熱之辨,熾熱之念,冰冷之想,意有寒熱,複有輕重,輕熱重熱,輕寒重寒,各種念想微分不同,或一絲念,或一毫想,或意動半分,或將動未動,或平流宛轉,比方虛空民風之流轉,亦如大海水之流轉,人認識海,亦複如是。

對應修學,各依宿緣,至於現在,修學呼應與否,呼應幾分,亦大家自緣行動,隨緣而修,非大家皆能對應修真,或身心根器居有為三品,而緣法繫有為三品,如是對應而修,則難成績,而緣係如此,隨緣而修,道緣自深,至於將來,必得呼應,其他諸根器修法者,亦複如是,是故交間修真者無量,得道者寥寥,非諸法有不對,亦非修士不對,緣法不呼應,不能成諸法,另有緣法對應,根品不呼應,雖得法,而修不能成績,另有根品呼應,而緣法不成熟,雖苦修,亦不能成績。

至於菩提道中彆離修行,乃有六波羅蜜行,所謂持戒、忍辱、佈施、禪定、精進、般若,此六行中,世人多重禪定與佈施,至於持戒,則難行動,至於精進,恐複難行,至於忍辱,恐是罕見,般若者,聰明也,總攝前次五種行動,若五種行動無般若,則如人有五根而無第六意根。

二種之人,複有輕重,有為者有三,下品、中品、上品,有為者有三,下品、中品、上品,各依品性,能對應修學有為、有為諸法,所謂有為、有為,名說罷了,非有定格,諸法不同紛繁,大家根性不同亦大,如是略彆離說耳。

至於人間,則有人法,諸人共性無彆,而其本性不同,人間各國,為人之事,各有不同,縱其知見棄取有彆,而其人道共知則無不同,所謂人道之事,便是人道同事,至於人道之情,便是人道共情,所謂人道之修,便是人道之情性,情性共處,乃為人道本處,情性不同處,便是世人本性之情。

比方一天下內,便有此天下共鳴之法則,如是便名共性,至於各國,乃自有法度,便名本性,一國以內,乃有共法,至於各族,亦有自法,如是便名共法、彆離法。

推薦小說:

魔神大明 |  星際能源師 |  佛係男子歲月靜好[快穿] |  風水劫運 |  富家小姐尋愛記 |  電影角色入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