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2頁/共5頁]

俗話說:“京官不好當。”當蘇軾看到新興權勢冒死壓抑王安石個人的人物及儘廢新法後,以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天子提出諫議。

波折是人生的常態,遭受波折不該一味放大痛苦讓其充塞心靈,應學會調適心絃,安然麵對。

如夢人生,人生如夢,這是蘇東坡對人生哲理的界定,也是一種豁達的心態,激進的感悟,主動的實驗。清曠悲觀的襟懷成了蘇東坡在窘境中奮進的精力支柱,恰是有瞭如許的支柱,才讓蘇東坡找到了更多的酷愛生命的來由。

蘇軾下獄後存亡未卜,在等候最後訊斷的時候,其子蘇邁每天去監獄給他送飯。因為父子不能見麵,以是早在暗中約好:平時隻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極刑訊斷的壞動靜,就改送魚,以便內心早做籌辦。

嘉祐六年,蘇軾應中製科測驗,即凡是所謂“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後逢其父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裡。熙寧二年(1069)服滿還朝,仍授本職。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蘇軾分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因為長途跋涉,旅途勞累,蘇軾的幼兒不幸短命。汝州路途悠遠,且盤費已儘,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要求臨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準。當他籌辦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

暮年蒙受貶謫的蘇軾麵對人生的波折,平和地吟出:“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草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正視波折、淡化苦痛的平和表情,磨洗了蘇軾的豪宕詞風。實際上,蘇軾企圖味伎倆寫出本身在突如其來的政治風雨麵前內心的開闊與氣度的安閒。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宋朝聞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齊名;與黃庭堅、米芾、蔡襄被稱為最能代表宋朝書法成績的書法家,合稱為“宋四家”;蘇氏四弟子為: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張耒。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蘇軾分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因為長途跋涉,旅途勞累,蘇軾的幼兒不幸短命。汝州路途悠遠,且盤費已儘,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要求臨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準。當他籌辦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

推薦小說:

我的小姨是美女 |  寒門豪紳 |  我家店鋪不打折[重生] |  超品仙醫1 |  末世:我戰略儲物空間有萬倍增幅 |  狩獵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