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

第6章 (2)[第2頁/共5頁]

秦大夫有私與楚太子鬥者,太子殺之,亡歸。

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彗星見。

《孟子》論之曰:或謂:“張儀、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惡足覺得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誌則與民由之,不得誌則獨行其道,繁華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詘,是之謂大丈夫。”

秦人取韓穰。蜀寧煇叛秦,秦司馬錯往誅之。

秦武王好以力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八月,王與孟說舉鼎,絕脈而薨。族孟說。武王無子,異母弟稷為質於燕。國人逆而立之,是為昭襄王。昭襄王母羋八子,楚女也,實宣太後。

趙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陽、鴻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龍、東垣。中山獻四邑以和。

秦宣太後異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華陽君羋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涇陽君。魏冉最賢,自惠王、武王時,任職用事。武王薨,諸弟爭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為將軍,衛鹹陽。是歲,庶長壯及大臣、諸公子謀反叛,魏冉誅之;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後出歸於魏,王兄弟不善者,魏冉皆滅之。王少,宣太後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

楚王與齊、韓合從。

十五年辛酉,公元前三零零年秦涇陽君為質於齊。

趙武靈王納吳廣之女孟姚,有寵,是為惠後。生子何。

趙武靈王北略中山之地,至屋子,遂之代,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之上。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國人皆不欲,公子成稱疾不朝。王令人請之曰:“家聽於親,國聽於君。今寡人作教換衣而公叔不平,吾恐天下議之也。製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令行動上。明德先論於賤,而從政先信於貴,故願慕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頓首曰:“臣聞中國者,聖賢之所教也,禮樂之所用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則效也。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願王熟圖之也!”使者以報。王自往請之,曰:“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煩、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則何故守之哉?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繫累吾民,引水圍鄗;微社稷之神靈,則鄗幾於不守也,先君醜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而叔順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鄗事之醜,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服從,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因而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推薦小說:

繡色可餐 |  姐姐請自重 |  至尊籃球 |  特種兵之神級兵王 |  異能小農民 |  鄉村妖孽神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