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頌:嵇康傳奇

第74章:斷刀解迷霧,地宮現機關(下)[第2頁/共4頁]

曹緯將玄機娓娓道來。

嵇康正考慮如何答覆,那將軍又道:“我從她身上搜到了鐘會的令牌,看來是特工無疑。”

“此前我曾和玉兒到銅雀台看望父王,他留下線索給我,讓我自行拆解,我恰是為此而來。”嵇康將那日與曹林會晤的前前後後詳細道來。說罷,從懷中取出那把折成兩段的百辟刀,遞給曹緯,道:“此刀乃武天子親手賜賚父王,若非秘密,豈能等閒損毀?定有首要之物藏在此中。我幾次思考,終究找出刀中的玄機。”說著,他將刀柄上的銅雀雀首悄悄一轉,雀首與雀成分離,上麵的雀身竟然是空心的,內裡塞著一張捲起的帛書。將帛書展開,隻見其上寫著:“孟德新書,藏於雀中”八字。

“我也為此發過愁,不過厥後終究發明瞭此中玄機。”

本來,那日獲得曹林表示後,嵇康便從那把百辟刀動手,查詢此中的隱蔽。他與曹璺分開銅雀台時,曹林曾低聲吟誦了曹植《登台賦》中的幾句:

實在,當年曹操著成《孟德新書》後,一向將其作為治軍綱領,發給諸子研習,特彆是曹丕。曹操臨終前,將此書封存在銅雀台中,並奉告曹林,若非曹氏存亡關頭,不要開啟。曹林建成地宮以後,怕此書丟失,便從銅雀台中取走,存放在家中一物裡。那日他成心將訊息通報給嵇康,何如被人監督,冇法明言,隻得將百辟刀劈斷,表示嵇康檢察刀中線索。但是,此刀中的“孟德新書,藏於雀中”乃曹操所留,此時書已不在銅雀台。如何讓嵇康曉得此書的藏處?曹林靈機一動,想起了曹植的那首《登台賦》。

銅雀台疇前至後彆離為金虎台、銅雀台、冰井台,三台中間以兩座閣道式浮橋相鎖連,用時懸起,不消則放下。後代文人說“銅雀春深鎖二喬”中的“二喬”原指的就是這兩座浮橋。金虎台與銅雀台之間有玄武池,彆名南校場,池水從漳河通暗道引來,可練習水軍。冰井台中有三座冰室,用來儲藏戰備物質,但世人隻知其用卻無人曉得這三座冰室究竟在何方位,以及如何進入。除此以外,銅雀台東邊建有銅雀園,也就是《登台賦》中“望園果之滋榮”的地點。銅雀園是“建安文學”的鼓起之地,也是“鄴下文人”的堆積地,建安七子中很多人都在這裡留下過詩篇。曹操用重金從匈奴贖回蔡文姬後,曾在這裡召見過她,並聽她用焦尾琴彈唱了傳播千古的《胡笳十八拍》。一曲彈罷,引來百鳥悲鳴,聞者無不垂淚。按照以上線索可大膽猜測,曹林所吟的“望園果之滋榮,聽百鳥之悲鳴”指的便是當年蔡文姬在銅雀園操琴之事。但是,此事與《孟德新書》又有何乾聯呢?

推薦小說:

金裝秘書 |  求仙則仙 |  召喚係主宰 |  紅樓:我是呆霸王 |  閨蜜為了跟我一個姓,竟然…… |  六大混子:江湖打拚20年(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