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天命

第九十一章 杭州來信[第1頁/共3頁]

“不過這軒輗軒鎳台倒也是小我物,直接上奏,直言鎮守寺人之弊政,奏請裁撤各地鎮守寺人,唯留南京、鳳陽兩處?”忠叔抖了抖手裡的信紙,禁不住讚歎了一聲,“也難怪,當年陛下想要重開浙南銀礦之時,便是這軒鎳台據理力圖,終究不了了之。”

說白了,這就是部屬給下屬賄賂,用上一個很好的藉口,就和楊尚荊為了滅黃家滿門,直接給黃家扣上謀反的帽子一樣,求得就是一個好聽,實際上兩人都不傻,誰能不睬解?

楊尚荊俄然眉頭一挑:“這般做法,就不怕中樞當中有人蔘他一個禦下不嚴之罪?”

不過這些都是細節,細節是宦海上最不需求重視的,歸端莊曆了這麼一節,今後馮毅就算是綁在了楊尚荊的這條船上,極大地加強了這條船的安然性。

“如何措置,我等也是插不上手,還是看看這按察使司到底能派來個甚麼人物,查一查我們黃岩縣這造反的案子吧。”楊尚荊歎了口氣,站起家來,“我們也得……提晨安插一下了。”

這就不但是官帽子的事兒了,還順帶著扣下來一批的軍需物質,甚麼兵刃啊、甲冑啊之類的,這可都是實打實的好處,楊尚荊敢包管,李信親兵的數量、設備質量必定就提了不止一個層次。

而批示使,連一具屍身都冇留下,找的罪名就一個,“事發,勾搭倭寇攜本部甲冑、兵器等物,企圖出海”,結局也簡樸的很,“為我水軍將士所阻,懼罪沉船於舟山以西。”

不過話說返來,這軒輗到底是小我物,直接和天子對著乾沒有一點兒壓力,這個點兒上,內廷被抓了把柄,還不曉得該如何擺脫呢,估摸著就是王振,也不成能說“浙江鎮守寺人並無反意,不過是想截殺那楊尚荊,為內廷出氣”吧?那即是直接戳了天子的G點上,為了內廷出氣你就敢直接弄甲冑、堆積江湖匪類,你如果被朕打了,是不是禦馬監就要造反了?

甚麼商戶進獻,甚麼不畏艱險,這也就是明麵上的說辭,實際上用四個字便能夠全數概括——不存在的。

叮嚀知琴和明棋兩個丫環本身找處所住下,楊尚荊帶著傳來的動靜,和忠叔坐在後宅的書房裡,一臉的深思:“還真想不到,這李信倒也是個狠人啊。”

因而楊尚荊就有點抓瞎了,這李信在他看過的野史內裡也冇有提及,也就《英宗實錄》內裡點了一句,《明史·英宗本紀》內裡底子就連個字兒都冇有,不能瞭解這個都司的脾氣,今後想要往衛所方麵伸伸手,可就不那麼便利了。

推薦小說:

回到明朝當學霸 |  當年一笑本傾城 |  養詭為禍 |  大唐三司使 |  唐門子弟 |  校園純真戀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