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

第二回 說龍袍李太後動怒 送奶子馮公公示敬[第1頁/共13頁]

李太後極輕地回了一句,說完,豐腴白淨的臉頰上俄然飛起了兩片薄薄的紅暈。馮保看在眼裡,內心頭麻酥酥的,問道:

“這件事,不曉得張先生是如何想的?”

“要不,讓張先生找朱衡談一談,張先生滿肚子主張,隻要他想做的事,就冇有做不成的。”

李太後問道:“這一億緡是個啥數量,比起八十萬兩銀子,是多是少?”

馮保說著說著眼圈兒竟紅了,三位寺人從未見老公公如此動情,莫不大受打動,吳和想擠幾滴眼淚與寄父同悲,怎奈眼眶兒不爭氣,澀澀的來不了半點潮潤,隻得搶著表態:

“很多是多少,說詳細數字。”

“這是你的主張?”

天氣黑儘,馮保才乘轎回到家中。客堂裡先已坐了三小我,一個是孫隆,一個是內官監掌印吳和,一個是尚衣監掌印胡本楊。這三人都是馮保出任司禮監掌印後汲引發來的,都是他的親信。現在大內裡官上至掌印寺人下至內使小火者,攏共有一萬兩千餘人。人役囂雜衙門浩繁,常設機構有二十四監局。內府衙門竟是比當局衙門還要多。這二十四監局彆離是司禮監、內官監、神宮監、尚寶監、尚衣監、尚膳監、值殿監、內承運庫、司鑰庫、巾帽局、針工局、織染局、司苑局、司牧局、外承運庫、甲字庫、乙字庫、丙字庫、丁字庫、戊字庫、廣源庫、皮作局、兵仗局、寶源局、鐘鼓司等。在這些監局以外,另有外派如杭州、姑蘇、鬆江等地織造局,南京鰣魚廠,應天順天兩府及各處皇陵守備寺人,派駐九邊替皇上督軍的中使以及東廠掌爺等,都是些要緊的肥缺。這一應監局的級彆,有高有低。當初洪武天子定製,各監設掌印一人,稱為令,正六品銜。令之下設監丞二人,從六品。丞之下設典簿一人,九品銜。各局、庫級彆要低很多,掌局稱為大使,正九品,底下另有兩名副使,從九品。但自正德以後,特彆是劉瑾擅權的那幾年,內府監局的級彆大為晉升,各監令掛四品銜,監丞從四品。就連一個掌庫大使也掛了六品銜。凡內使有品級者,稱為中官,四品以上的中官,方能稱寺人。餘下雜役,統稱為火者。凡內使小火者掛烏木牌,頭戴平巾,不得穿圓領襴衫。隻要正六品以上中官方可穿補服,有牙牌官帽。四品寺人穿鬥牛補服,若再晉升則穿膝襴飛魚服,再往上升方可腰繫玉帶穿小蟒朝天的極品補服。混到這個份兒上,威權相稱於外廷的二品部院大臣,在紫禁城內能夠騎馬。不過,騎馬的線路有嚴格規定,並不是甚麼處所都能夠招搖的。夠騎馬資格的寺人,不過一二十個。再往上就是能夠在紫禁城內乘坐肩輿的,眼下能享用這份特權的,惟馮保一人。總之,宮內衙門浩繁,其品級之森嚴,比以外廷當局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各監局合作極細,隻要用心追求,每個衙門都有油水可撈。外廷當局銓選官員由吏部賣力,內廷則由內官監掌其事。再往上就是馮保一人點頭決計。司禮監掌印向來就有“內相”之稱。再加上馮保長於弄權,又深得李太後寵任,是以一萬兩千名內使,不管貴賤尊卑,誰見了他都像老鼠見了貓。

推薦小說:

我命不由天 |  重生之我本梟雄 |  馬大犇和木言幾 |  嬌妻有毒:陸少,寵上癮 |  我的仙女直播間 |  直播我混後宮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