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

八 逼走衡州城[第2頁/共3頁]

"駱秉章、鮑起豹看不起我,我就偏要爭這口氣不成!偏要練就一支強兵勁旅來,給他們瞧瞧!"曾國藩下定了決計。壁上,唐鑒所贈"不做聖賢,便為禽獸"的條幅跳入視線,當年與鏡海先生參議學問的景象,又閃現在腦中。是的,古往今來,哪一個辦大事、成大功的豪傑,冇有過一番困厄顛沛的經曆?他悄悄地念起太史公的名句:"古者,繁華而名消逝不成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略聖賢發奮之所為作也。"念著念著,貳內心漸漸好受多了。

十年前,曾國藩在京中得了這個皮膚病,不知請過多少個郎中,吃過多少服藥,總不得病癒,特彆是碰到事煩心亂時,更是癢得短長,偶然展轉床上,徹夜不能入眠,的確無生人之樂。有一年,荊七帶來一個江湖郎中,自稱是治癬病的妙手,連續上門看了三個月,一天一服藥,最後無一絲結果。郎中知此病冇法醫好,深思著退步。他悄悄地請荊七到前門大街一家旅店,求荊七幫他出主張,又拿出五兩銀子作謝金。荊七迷戀這五兩銀子,將曾國藩是蟒蛇精投胎的傳說說了一遍,並奉告江湖郎中一個脫身的體例。

主張盤算後,東方已泛白。他盥洗結束,拿起冊本裡一本《詩經》,信手翻到一頁,大聲吟誦:"砍木叮叮,鳥鳴嚶嚶,出自深穀,遷入喬木。"他俄然感覺這是一個吉兆,預卜今後能夠走出深穀,步入陽光普照的大道。

曾氏的癬疾,最早見於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給父母的信:"男於蒲月中旬出瘟疹,服藥即效,已病癒矣,然餘熱未儘。剋日頭上生癬,身上生熱毒,每日服銀花、甘草等藥。醫雲內熱未散,宜收回,不宜遏抑,身上之毒至秋便可全好,頭上之癬亦不至伸展。又雲恐家中祖塋上有不潔處。雖不宜挑動,亦不成不打掃。男以皮膚之患,不甚經意,仍讀書應酬仍舊,飲食起居統統仍舊。"曾氏的癬疾,直到第二年玄月,才十成好了九成。到了道光二十七年正月,癬疾又發,隻是略為輕點。到了六七月,才"日見日好"。今後屢有複發,戰役年代更是愈演愈烈。曾氏所患,能夠是一種固執性的牛皮癬。

推薦小說:

假太監,從禍亂後宮開始 |  縱橫五代之武當掌門 |  花都贅婿 |  盛世妖寵,神尊的呆萌喵妃 |  沉睡千年,醒來成了廢墟大魔王 |  暮長夜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