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纓問鼎

第五十九章[第1頁/共4頁]

“寺裡也要弄些匠人,刻印經籍!”念法立即道。

並且和尚們花了這麼多賦稅,也不會便宜賣出經籍,從另一方麵也能讓他的主打產品《金剛經》保持身價。此時恰是糧價最便宜的時候,梁峰如何錯過這個打響名頭,快銷產品的好機會。

“如此巧思,不愧是子熙。也不知作這一本破鈔了多少光陰?”王汶不由讚道,反幾次複看了幾遍,才放動手中書冊,去拿下一冊。

現在已經秋收,糧食一石不到八百文,二十石也不過兩萬錢。比起和尚謄抄的粗陋經籍,這類到處精彩,又出自佛子之手的印製經籍,恐怕更受歡迎。

冇想到奉上兩本書,竟然會招來一個和尚。當聽到對方說要在他這裡刻經,一百五十石糧食印兩本各五十冊書,並且預先付出五十石後,梁峰差點冇笑出聲來。

這兩本經是當今最熱點的謄寫項目,合計字數還不如《金剛經》多。不過一百五十石米糧,還是略少了些。

“像《金剛經》如許一卷,要有米五斛,錢兩萬吧?”念法答道。抄經也是寺裡一項嚴峻收益。很多虔誠婦人,會向和尚求經,已求經內願力。如許的經籍,天然也不便宜。

的確,盒中擺的,跟他方纔看的那本彆無二致。非論是封麵的題字,還是註釋的紋飾,乃至連佛畫的線條都一筆不差,的確就像平空變出了兩本似得。王汶隻是訝然半晌,俄然明白過來,這恐怕是印出的吧?

不過這個合作項目,對梁峰而言,也並非冇有好處。之前《金剛經》大抵破鈔了二十多天賦完成製版,養書坊這些匠人,一個月則要耗去十餘石米糧。這兩部經籍加起來,字數還不如《金剛經》多,呆板必定更少。加上紙墨耗損,一百五十石絕對是純賺,更彆提後續的印刷增值。如果能把定製停業耐久持續下來,光是這塊的支出,就足以贍養書坊當中的匠人了。

隻是翻了幾頁,王汶便道:“這是薑太醫所著遺作?”

於此同時,拿到新書的,另有一人。

草草翻過一遍,王汶掩卷長歎,對階下信使道:“如許的書冊,做來怕是花消不菲?你家郎君故意了。白露,領他下去,待我寫了手劄,一併送回梁府吧。”

“費時吃力?”老衲用手指悄悄拂過書上佛像,開口問道,“現在寺中謄寫一本經卷,能收多少佈施?”

蓮池裡的花苞早已落儘,王汶看著滿池碧荷,黯然心傷。洛陽被圍已有將近兩月,戰事還是冇有消止的兆頭。現在成都王以平原內史陸機為前鋒都督,統領雄師逼近洛陽。想那陸士衡乃東吳名將以後,又少有奇才,文章冠世。如果一戰擊潰了洛陽守兵,可如何是好?

推薦小說:

卜卦 |  重生之箭傷 |  軍婚之我是你的兵 |  不良保安 |  空間女神之未來機甲師 |  廖凡民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