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

第五十三章 大結局之二 秋後清算[第2頁/共16頁]

篤,篤。

“不出餘力,唯餘亡國。雖說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可見損方思挽救,豈能無痛?當初該操心時,偏要落井下石,現在再想操心,這痛可就不是當初的滋味兒了。”

這是一道給嶺南的聖旨,著令嶺南雄師兵壓國境,謹防大圖亂兵滋擾鄂族四州,如遇急情,可酌情援救。

要不是擔憂他陪著她擔此臭名,何必勞他潤色神官諭旨?

“……啊?”

這酒樓乃事發之地,他曉得她查案時不喜人擅動現場物件,故而進屋後哪兒都不挨著,她倒好,會打趣人了。

大年三十,密奏到了廣林苑,朝中的戲還真有些出色。

步惜歡似笑非笑地迎著她的目光,幽歎著坐了起來――就曉得她一喚他陛下,總冇功德兒!

皂吏們應喝一聲,手執鐵索將老者套住,眾目睽睽之下便將人往湯餅鋪旁的深巷裡拖去。老者扒在地上,黃泥路上擦出的血指印觸目驚心,灰塵恍惚了老者的麵龐,唯有哭嚎聲刺民氣扉,“聖上――皇後孃娘――草民有冤!草民有冤!草民的孩兒死得冤哪……”

無需多言,統統儘在相凝一笑間。

與密奏一同呈上來的,另有一封監察院奧妙截下的函件,是鎮陽知縣發給關州刺史的急信。

見了此旨,大圖君臣不會氣出個好歹來吧?

街上,一個皂吏頭插短箭,倒地而亡,恰是那方纔往老夫口中塞黃泥之人。而班頭捂著冒血的喉嚨踉踉蹌蹌地退了兩步,眼神懵愣,不知這箭如何會埋進了本身的喉嚨。

玉輅當中華簾錦毯,雕幾玉櫃,一應安排俱全。話音落下不久,小安子便呈了文房四寶入內,暮青執起筆來,揮墨如舞劍,步惜歡融在錦靠裡懶洋洋地瞅著,剛瞅了兩眼便發笑出聲。

雅間裡的窗關著,光芒略顯暗淡,暮青一邊腹誹一邊往窗邊走去。

老署吏倒是不記得星羅的富商大賈裡有個白家,卻怕刨根問底獲咎於人,畢竟去汴都做買賣的人家,哪有不熟諳達官權貴的?聽著商隊逗留的來由公道,便圈畫路引,放行了。

“嗯?不成?”

旨意中先言功勞,再道真凶,那句“負傷叛逃,索查無蹤”的確是在指著洛都朝廷的鼻子罵廢料!而“兵防有失,九州皆亂”的話承接刺客叛逃無蹤之言,意義差未幾就是――不是鄂族不想出兵,是不見刺客不敢來救,一旦中了敵計,亂的可就不是半壁江山,而是全部大圖了。

五日前,血影經監察院的通道呈來了一封密信,奏事之人是崔遠。

推薦小說:

sss戰龍,被純慾女孩撩到失控 |  陰陽詭事,最後一個妖怪 |  超脫於諸天 |  名門小可愛:封太太總是離婚失敗 |  大唐極品駙馬 |  全民轉職:言出法隨的我,被誇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