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日本史

甲午海戰[第2頁/共4頁]

清朝出兵朝鮮,很快抓捕了插手“壬午兵變”的兵士,以閔妃為首的外戚個人重新節製了朝政。而日本方麵則派出了1500名流兵和四艘兵艦,要求朝鮮補償在兵變中的統統喪失,並且還獲得了在朝鮮駐軍的權力。由此,日本加快了節製朝鮮的法度。1884年12月4日,在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的策劃下,由金玉均、洪英植、樸泳孝等貴族青年構成的親日派構造“野蠻黨”,以“打倒清國”為標語,策動政變,顛覆了親中當局,建立了由親日派主導的新當局。親中派要求清朝出兵平亂,因而,清廷派袁世凱以庇護藩屬國為名,於6日率兵進入朝鮮王宮,殺死野蠻黨魁首及大臣幾十餘人,而策劃政變的竹添進一郎則焚燬使館後,叛逃返國。

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帶領他的第二軍在榮成灣龍鬚島登岸,於30日共同水兵對威海衛及停靠於港內的北洋海軍建議持續性進犯。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定遠”艦管帶劉步蟾、“鎮遠”艦管帶楊用霖前後他殺就義。2月17日,威海衛水兵基地淪陷,北洋海軍全軍淹冇。

1882年7月23日,因為一年多時候冇有領到餉米,駐守都城的朝鮮兵士建議暴動,殺死浩繁的外戚權貴,並且還攻打了日本公使館,正法了日客籍的軍事教官。史稱“壬午兵變”。躲過一劫的外戚個人的核心人物,朝鮮國王李熙王妃的閔妃(即厥後的明成皇後)要求宗主國清朝出兵,而幸運逃脫的日本公使花房義質返國後也要求日本馬上向朝鮮出兵。

在出兵台灣、侵犯琉球獲得龐大好處以後,日本的擴大野心更加收縮。很快,它又將目光投向了鄰國朝鮮。固然在1875年,日本通過《江華條約》已經在朝鮮具有了勘察海口、自在貿易及領事裁判等權力,但是,日本野心家慾壑難填,一心想將朝鮮變成本身的殖民地。

推薦小說:

武神血脈 |  黑暗封神 |  穿越時空之抗日獵人 |  一劍至尊 |  仕途升遷:漂亮女領導 |  誅天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