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騷

第一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頁/共4頁]

張原心道:“這是湯顯祖的南曲《牡丹亭還魂記》,臨川四夢壓卷之作,這個時候就已經到處傳播搬演了嗎?”

“本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

武陵站在少爺身後幫少爺係眼罩,一邊打量著少爺的後腦勺和背影,少爺本年十五歲,隻比他大一歲,但少爺的個子卻比他高很多,現在坐著也不比他矮多少――

張原側耳諦聽,簫笛婉轉伴奏,調子柔緩委宛,字字清楚入耳:

……

“不可,先念一句大字,再念大字下邊的小字,不要含含混糊,要念清楚一點。”

“少爺,你如何就曉得茉莉著花了,好象明天都還冇開?”

風從西岸吹過來,帶來縹緲的歌聲,彷彿出汙泥的蓮花,在驕陽烤炙下蒸收回腐朽的甜香――

張原聽著小奚奴武陵的腳步聲跑去又跑來,感覺內心非常靜,向來冇有過如許的靜,自從兩個月前莫名其妙成了紹興府山陰縣張氏後輩,並且眼睛另有病,張原的驚駭、煩躁、痛苦、茫然可想而知――

投醪河西通府河,南連廟河,在流經紹興府學宮後折了一個大灣,嘉靖二十一年張氏族人出資將河道拉直,這個大灣就成了張氏宅前的內河,張氏族人聚居在河灣兩岸,有一座三拱石橋連接,河東的稱東張,西岸的稱西張,西張繁華,東張貧弱,除了冬至祭祖和一些宗族議事以外,東張和西張來往未幾,畢竟血緣乾係已在三代以外,親情逐步淡薄,並且因為貧富和職位差異,東張不免卑怯,西張不免高慢,相處很難和諧,以是也就不如何來往。

“好象書僮就應當矮一些似的,山陰縣城的那些少爺都比他們的書僮高半個頭以上,偶爾有個子高的書僮,背倒是駝的,冇體例,哪能比家少爺高呢。”

良辰美景何如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身材也不是他本來的身材,變成了少年人,名字倒是一樣,姓張名原,現在的他另有表字,張原,字介子,生於萬曆二十六年,本年虛歲十五,兩個張原的靈魂融會,就是現在的他,當然,後代的靈魂是主宰。

新書上傳,請看小道為您揭示的不一樣的晚明。

武陵有點擔憂,若少爺眼睛好不了,那可就難服侍了,不說彆的,單這每天要聽書就夠他和張彩兩個受的,真是怪哉,少爺之前眼睛好好的不愛看書,現在眼睛有病卻想起讀書來了,這不是折騰人嗎,若眼睛好不了,那讀再多的書又有甚麼用,莫非還能插手科考!

推薦小說:

無敵戰神 |  無限巫道求索 |  13級海嘯之後 |  笙姐 |  卡洛斯動盪史 |  妻子的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