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

第349章 北上取銀[第3頁/共7頁]

這些士卒都會騎馬,每人裝備戰馬,還籌辦一些備馬。又出動一百輛馬車,每車以兩匹馬騾拖遝,全數籌辦了兩千多匹馬騾。

巡按禦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斷”,位卑權重,雖都是七品官,但屠巡按是京師大員,楊河隻是處所芝麻小官,二者不能相提並論。

楊河皺眉:“淮北瘠薄,田皆斥鹵,鄉兵屯田,恐怕隻是勉強溫飽。招商收稅,怕也收不到幾個錢。”

張文光撫須道:“府道與六地皆可供應糧草,鄉兵亦可開開荒涼田土,開探山澤之利,招商收稅,覺得軍前買馬置器之用。”

又兩千多匹馬騾,因為長途跋涉,就不供應乾草,不然營養不敷還需求海量。為馬匹籌辦的都是精料,以高粱,雀麥,黑豆,麥麩等經心調配而成,還摻雜了一些食鹽與石粉彌補礦物質,每馬每天需求的精料約五六斤。二千多匹馬騾十天的供應量,就是約料豆六百多石。

張兵備還重視到,新安軍的銃後有個鐵蓋,銅栓拉出時,鐵蓋一起帶出來。銅栓推動去,鐵蓋連著推去,還將銃管火線包裹一部分,使得發射時泄漏的炊火溫和希少,不若掣雷銃那樣,有炊火閃瞎銃手的憂愁。

銃手皆裝填好子藥,火銃斜指,鐵麵罩罩下,通俗幽寒。

楊河大怒,張文光溫言安慰,談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事理,言首級二三百足矣,再多反不是功德。又言隻要楊河情願分潤,各方定會給其充足的賠償。

轉眼間,一年出巡時候已到,倘若不是東奴犯境,門路堵塞,他早該回京了。

想想這一年的收成是甚麼,或許就是肥了一圈的腰身,收縮很多的荷包吧。

淩厲整齊的排銃巨響讓張兵備的臉皮抽動,中間旁觀的蘇成性、孔傳遊等人亦是心驚肉跳。

實在就算總督府不來這一出,楊河也會想方設法擴大分力,大明已經有力迴天,貳內心早為南明的事情做籌辦。但答應掌練六地鄉兵更好,能夠名正言順的屯田練兵。

同時張文光對新安軍的兵器設備大有興趣,此戰大捷,除了這些鄉兵敢戰,想必他們的火銃與盔甲也起了很高文用。

當晚,楊河等報酬兵備張文光拂塵,賓主儘歡。

……

楊河見禮道:“下官感激涕零。”

……

盔甲不消說,邳州鄉兵的披甲率是高了一些,他們利用明盔明甲,豐富精美,也不敷為奇。國初之時,一向到成化年間,官戎服備的都是明盔明甲,特彆邊戎服備的更是重甲,不算頭盔,光甲身就重達四五十斤。成化年後,才漸漸轉為明盔暗甲,甲葉藏在棉層內裡。

推薦小說:

籃壇之氪金無敵 |  他和殭屍有個約會 |  陰陽毒神 |  打造基地:一不小心製霸末世 |  絕色醫妃:鳳凰傾天下 |  都市逍遙修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