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千千結

第26章 豐收豐產,賣不出錢[第3頁/共3頁]

高山地帶就是這個模樣,到了春季,隻要有太陽,氣溫上升,樹枝吐芽,地裡的種子也抽芽。一旦有雨雪的氣候,地溫驟降,天寒地凍,如果不采納防備辦法,嫩芽就被扼殺在抽芽狀況。

這時候的趙大海,就向鄉親們講授蒔植中藥材,點上香菌、木耳技術,如何種植,如何點菌,如何辦理,如何收采。他毫不儲存地把在大學裡學到的書籍知識傳授給鄉親們,並且帶領鄉親們觀光他的黃連、柴胡育種基地,教誨大師如何操縱本身的自留山林,生長林下經濟作物。

如許,一斤木耳、香菇撤除菌種錢、樹乾錢、野生種植錢,再加上背木耳、香菇的人為,本錢要六元一斤,到岑嶺鄉集鎮收賣價五元一斤,倒虧一元一斤。

從大岩村到岑嶺鄉有30餘千米的山路,端賴野生運輸,隻能用揹簍背到集鎮裡去。山裡人收支大山都是靠揹簍背東西,大師夥能夠背上木耳、香菇到集鎮,就是野生的人為有點貴,每人走山路,隻能背50斤到60斤,一趟人為要150元。

以是,鄉鄰們鑒於此,都打了退堂鼓,不敢跟著趙大海大範圍地蒔植經濟作物。通衢貨是好,眼看能賺一大堆錢,就是到不了手,還是白搭工夫錢,不劃算。

他包管給鄉鄰們供應各種中藥材的菌子,也為鄉親們供應香菇、木耳的菌種,無償地為大師做好各種經濟作物的蒔植技術指導,包管為統統的鄉鄰們走上一條經濟生長的共同敷裕門路。

趙大海算過賬,隻好臨時不發賣已經歉收的木耳、香菇。但是,木耳、香菇當年不發賣完,來年因潮濕生蟲,隻能當作肥料,變不出一分錢。

為了應急,他每天和父親背一趟香菇、木耳,到集鎮去發賣,零售的代價還低於阿誰收買商的一元錢,並且一天還發賣不完100斤的貨,又隻能賤賣給在集鎮上做小本買賣的商戶。

推薦小說:

與男神互換身體了怎麼辦 |  血獄之王 |  對決中的男女們 |  愛如烈火焚身1 |  鬼種田 |  鯤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