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國我當家

第一五六章 聯吳抗曹[第1頁/共5頁]

“是,主公。那劉墉自有過人之處,任賢用能,地點雒原府隻短短數年便政修人和,百業俱興,富甲一方;富義城池寬廣豐富,軍士練習有素,糧草堆積如山,可謂固若金湯。若非舉傾國之兵,或幸運偷襲,不然可安閒自保。現劉墉孤身遊說江東,依周瑜之見,主公該當機立斷,捕而殺之,以絕後患。劉墉一死,雒原必然大亂。主公可率江東眾軍突擊雒原,此時曹操遠在烏恒,鞭長莫及;劉表碌碌有為,不敷為慮,主公可一軍功成。而後,主公能夠雒原為底子,佐以江東水軍,再征江夏、襄陽,全取荊州之地,與曹操對抗,平分天下。主公,此良機千載難逢,萬不成錯過啊。”

周瑜勉強振起精力答道:“是,主公。”

周瑜拱手道:“主公!劉墉有天縱之才,文能興國安邦、武能攻城掠地,世所罕見;劉墉素有淩雲之誌,百姓推戴,域內昇平,臣下料其決非池中之物。現劉墉叛離曹操,擁兵自主,四周締盟,遲早必為我江東之大敵。臣思之很久,現有上、中、下三策,望主公判慎采取之。”

此話一出,魯肅喜出望外,張昭滿臉迷惑,周瑜大驚失容。魯肅、張昭先見禮退下,周瑜心灰意冷,拱手也要告彆。孫權淺笑道:“公瑾留步。”

山越是古越族後嗣,實際是居於山地的南邊土著,亦稱“山民”,漫衍於丹陽、會稽、豫章、鄱陽等郡山林當中,以蒔植和打獵為生,也開采銅鐵,自鑄兵甲,作戰英勇,不受本地官府統管,呈半獨立的狀況。在漢末,特彆是三國期間,山越常以山險為依托,頻頻攻擊吳國的城鎮,嚴峻威脅本地的經濟和社會穩定,成為孫吳政權的親信大患。能夠說,山越的存在便如吳國身上的疥癬,雖是小疾,但一日不除,孫權便寢食難安,遑論爭霸天下了。是以,吳國名將陸遜批評山越說得極有事理:“方今豪傑棋跱,豺狼規望,克敵寧亂。……山寇舊惡,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

魯肅問道:“崇如,不知你曉得山越麼?”

“是,主公。”周瑜躬身答道,“主公可將劉墉暫扣在柴桑,待我軍取下江夏再放其歸去。有劉墉為質,不信雒原不肯就範。”

冇想到天有不測風雲!還未等劉墉從曹不興那邊討到畫,一場變故凸起其來了。這天,魯肅神采倉促來見劉墉,說道:“崇如兄,恐怕你們得在柴桑待上一陣了。”

孫權撚著髯毛,悄悄聽著,微微思考了一會兒,方道:“孤覺得子敬、子布所言極是。公瑾,此策便罷了,其他兩策呢?”

推薦小說:

雲繡春 |  一世縱寵:顧少的掛名嬌妻 |  綠茵人生 |  詭異復甦:開局同學棺材板壓不住了 |  少僧俠亦情1 |  我是大廚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