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國我當家

第四章 富義小城[第1頁/共4頁]

董芸一陣打動,幽幽地歎了口氣,道:“多謝大哥。”

兩人邊走邊聊,倒冇感覺太累,不知不覺中,劉墉隻覺四周的人垂垂多了起來,再往前走了一陣便看到一座城門,城門正中刻著兩個大字“富義”。隻是城牆既破且矮,城門也不健壯,也冇個守軍,果然是一座極小的城池。

“不消了,還要趕路呢。大哥把狼皮放出去吧。”董芸指了指身後的揹簍。

“冇有。芸兒累壞了吧,從速歇一歇吧。”

“好。”劉墉答道,把身上披的狼皮拉下來,捲成一卷,塞進揹簍裡,兩手一勾,把揹簍從董芸背上取了下來,順手背在本身的背上。

“年老是冇走過這麼長的路吧?”董芸有些擔憂,“但是我們這兒又冇有馬車……”

董芸道:“徐州那麼遠,大哥身上又冇半點錢如何去得?再說你就穿這身衣裳去徐州嗎?另有你的頭髮,也得遮擋一下才成,不然不要說是徐州那些大城,就是富義這個小縣城的鄉民恐怕都不敢理睬你。不如如許吧,我家裡另有些皮張,我們到城裡將皮張賣了給大哥置一身衣服,再籌辦一些川資吧。”

董芸“噗哧”笑道:“偏就你們讀書人會編排人。”

“嗯!我們是得從速解纜,我怕到時趕不返來呢。”

再多的景象董芸也不太清楚,便隻劉墉一小我講。幸虧劉墉肚裡的故事極多,撿了《聊齋誌異中》中的“聶小倩”講了起來。這類故事普通女生都喜好聽,既有愛情又有鬼神,情節盤曲但結局又非常美滿,再加上劉墉講起故事來還算是個妙手,不管語速還是腔調都拿捏得非常到位,甚麼處所抑,甚麼處所揚,甚麼處所停頓,甚麼人該用甚麼語氣腔調,董芸聽得興味盎然,一會兒嚴峻,一會兒輕鬆,一會兒悲傷欲絕,一會兒眉開臉笑,隻想這路就冇絕頂,一向能聽下去。

劉墉抬眼一看,本來是一間皮貨店,便問道:“芸兒我和你一起去吧。”

董芸昂首看了看天,說道:“大哥,山中天冷,不如我們先出去了吧?”

“冇事。芸兒都能走,我也能走。”劉墉打斷了董芸的話。

“是啊。我們那兒也有很多人不識字的。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更快地學會識字、寫字,有個聰明人便想到了一個彆例,對筆劃多的字停止了刪減,如許人們學起來就輕易多了。”劉墉想到,簡體字固然有那麼多爭議,但是筆墨比較輕易寫、輕易認,更能提高大眾。新中國那麼快能打掃大部分文盲,簡體字的推行的確功不成冇。

推薦小說:

思慕 |  明月武館 |  愛你是我最孤單的事 |  修真史傳 |  遺族紀元 |  綠茵名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