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國我當家

第十九章 富民四策[第1頁/共4頁]

“啊?!”虞翻驚道,轉眼看向劉墉。

“恰是!本官思考數日,卻無良策。莫非劉公子已有處理之法?”

劉墉見那些流民以白叟、婦女和兒童居多,也有很多青壯男丁,雖說現在精力委頓,卻好似曬乾的柴火。富義這處雖不算富,但是久無戰事,人們餬口餘裕、民氣樸素,現在二者融會在一起,遇一燃燒星,必成燎原之勢。

“可富義並無閒田。如何能讓他們去勞作?”董襲一陣疑問。漢末的戰事幾次形成現在南北的兩個極度,北方是地廣人稀,南麵則是人多地少。

“劉公子請詳加申明。”

“在屯田的根本上建立民團。平時出產,農閒時停止軍訓。我看現有的軍丁中有部分人並不想分開,而流民中有部分壯丁又想參軍參軍。我看是否能夠如許,情願留下來的就留下來,情願參軍的就參軍,同時縣裡發文鼓勵軍丁和流民中的婦女自在婚配,或隨軍或本地安居都可。本地定居的,每戶授田十畝,稅賦三年內減三成計征。對弄虛作假或結婚後不奉侍對方白叟、小孩的,從重懲罰。如此一來,流民便安寧了,而軍丁們也成了家,一舉兩得。縣長請想,不管是本來的山賊還是避禍來的流民,如果他們都有地有家,還會去犯事嗎?我想,如果有內奸入侵,這些人恐怕是第一個挺身而出,保衛故裡的了。”

虞翻、董襲二人對望一眼,倒吸一口氣,心中暗道,我們都思慮了幾日了一點體例都冇有,你一張口就說有體例,並且還是四個,你到底是甚麼人,莫非真是神仙不成?

董襲一呆,站起家來對著虞翻深深一揖,道:“多請大人指導。”

虞翻對劉墉道:“劉公子說有四策,另有兩策呢?”

“是如許的。縣衙可張貼文告,構造軍丁及流民中青壯人丁一道開荒造田。”

虞翻讚歎道:“劉公子真是奇才。本官還是藐視劉公子了。”

“那我們豈不是都能夠留不來,不消走了嗎?”董襲問道。

“劉公子這個彆例好。富義的富戶很多,若能少繳兩成,定會主動提早上交,如此一來,銀錢不會有太大的題目。”虞翻也笑道。

“大哥放心,此事本日一併處理。你從速點!”董襲道了聲好,長鞭甩出,抽在馬臀上。

劉墉還曾想直接采取雍正期間實施的“攤丁入畝”政策,也就是按田畝的多少來計稅,田多的多納,田少的少納,無田的不納。不過考慮到來自富戶的阻力太大,本身又冇這個氣力來推行,隻好先緩一緩,實施並不算激進的戶調製。

推薦小說:

超級贅婿 |  極品小農民 |  尖鋒 |  極品幕後 |  溯源1999 |  係統教我做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