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荀子傳

一、荀子的姓氏之謎[第2頁/共2頁]

同音通假,當代文獻中很多,如孟卯也稱芒卯,司徒也稱申徒等等。不過說話學家王力先生說:“所謂假借或古音通假,說穿了就是前人寫彆字。”①司馬遷是一名非常鬆散的史學家,將“孫子”與“荀子”的題目如此剖析是否輕看史學家了?

《後漢書》記錄,荀子的第十一世孫荀淑有“神君”之稱。他有八個兒子,人稱“八龍”。六子荀爽為東漢經學家。荀淑宗子的兒子荀悅,即荀子的第十三世嫡孫,漢獻帝時任黃門侍郎,用編年體改寫《漢書》。荀悅的堂兄弟荀或,是曹操的首要謀士。荀子的後代英才輩出,社會職位顯赫。一代代相沿荀姓而不消孫姓,表白他們承認荀和孫為同宗,承認司馬遷將“孫子”改寫為“荀子”。

至此,傳主荀子的姓名能夠說清楚了:荀子出身於貴族世家,荀氏孫姓,名況,字卿。尊稱孫子、孫卿、孫卿子,或荀子、荀卿、荀卿子。

但是,在《史記》的《晉世家》裡有荀息、荀櫟,《趙世家》裡有荀欣;漢朝馳名流荀淑、荀爽,為何這些人的荀姓不改孫姓,唯獨荀子要改呢?

在商周之前,“姓”是用來辨彆血緣的,“氏”用來彆離貴賤。出身高貴的人有氏,出身貧賤的人冇有氏。凡有氏的姓祖上都是貴族。到漢朝,天子劉邦和他的很多建國將領大多出身貧賤。劉邦布衣出身,冇有貴族職位。淮南王英布出身職位更低,是一個受過黥刑的罪犯。劉邦、英布這些漢朝的建國功臣,隻要姓,冇有氏。

排的《荀子》。

秦朝末年的一場農夫大反動,讓本來身份卑賤的人成為權貴,本來身份權貴的人成為階下囚。如許,本來辨彆貴賤的“氏”,天然也就落空了感化。以是到漢朝“姓”和“氏”也就異化在一起。有的人有了兩個姓,一個是本來的姓,一個是本來的氏,二者能夠通用。

推薦小說:

路從今夜白 |  為死者代言 |  特勤精英 |  祖傳算命瞭解一下 |  萬妖行 |  係統之男神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