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98章 漸江水 斤江水(3)[第2頁/共5頁]

河水又與長泉水合,水出姑臧東揟次縣王莽之播德也。西北曆黃沙阜,而東北流注馬城河,又東北逕宣威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平澤、晏然二亭東,又東北逕武威縣故城東。漢武帝太初四年,匈奴渾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置武威縣,武威郡治。王莽改名張掖。《地理誌》曰:穀水出姑臧南山,北至武威入海,屈此水流兩分,一水北入休屠澤,俗謂之為西海;一水又東逕一百五十裡入豬野。世謂之東海,通謂之都野矣。

雲夢澤在南郡華容縣之東。

岱宗也,王者封禪於其山,示增高也。有金策玉檢之事焉。

熊耳山,在弘農盧氏縣東。

大邳地在河南成皋縣北。

衡山在長沙湘南縣南。

積石在隴西河關縣西南。

壺口山在河東北屈縣東南。

太行山在河內野王縣西北。

又《漢誌》金城郡臨羌縣下雲:有弱水。《說文》曰:弱水自張掖刪丹西,至酒泉合黎,餘波入於流沙。觀此則弱水之源委,約略可得矣。又曰:<山幾>山也,或謂弱水之所出。《十六國春秋》乞伏劄子擊吐穀渾,覓地於弱水西。《元和誌》弱水在刪丹縣南山下。《括地誌》蘭門山一名窮石,在刪丹縣西南七十裡。《離騷》夕次於窮石。《淮南子》弱水出窮石山是也。《隋書?地理誌》刪丹縣有祀山、弱水。胡渭曰:疑即<山幾>字之誤。《寰宇記》曰:合黎水一名羌穀,鮮水,一名覆袁水,亦名張掖河,南自吐穀渾界流入。《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孔安國雲:合黎,水名,在流沙東。即謂此也。詳《河水》篇第二篇《注》中。

南條山也。

砥柱山在河東大陽縣東河中。

天柱山也。《爾雅》雲:大山宮小山為霍。《開山圖》曰:其山上侵神情,下固窮泉。

《春秋說題詞》曰:陰今陽,故石凝為山。《國語》曰:禹封九山,山,土之聚也。《爾雅》曰:山大而高曰嵩。合而言之為嵩高,分而名之為二室,西南為少室,東北為太室。《嵩高山記》曰:山下岩中有一石室,雲有天然經籍,天然飲食。又雲:山有玉女台,言漢武帝見三仙玉女,因以名台。

析城山在河東濩澤縣西南。

敷淺原地在豫章曆陵縣西。

昔黃帝受丹訣因而山也。

唐初,魏王泰《括地誌》雲:黑水出伊吾縣北。此與張掖雞山,未知孰是?然其所謂南流絕三危者,竟亦不成複尋。禹治黑水,不若治河之詳。自屈原已不能知,而況伏生輩乎?自古文《尚書》家,已不能知,而況班固、司馬彪、酈道元、魏王泰諸人乎?至若樊綽、程大昌、金履祥、李元陽等,紛繁辯論,擊風捕影,了無所得,徒獻笑於先人罷了!

推薦小說:

法師亞當 |  重生嬌妻已上線 |  快穿之迷妖記 |  淩天至尊1 |  引蟲人 |  拒絕成名,影後哭著求我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