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94章 洭水(1)[第2頁/共5頁]

南出洭浦關為桂水。

瀏水出縣東江州豫章縣首裨山,導源西北流,逕其縣南,縣憑溪以即名也。

耒水發源出汝城縣東烏龍白騎山,西北流逕其縣北,西流三十裡,中有十四瀨,各數百步,濬流奔急,竹節相次,亦為行旅氵斥涉之艱钜也。又西北逕晉寧縣北,又西左合清溪水口,水出縣東黃皮山,西南流曆縣南,又西北注於耒水。

汝城縣在郡東三百餘裡,山又在縣東,耒水無出南山理也。

縣有盧溪、盧聚山,在南平縣之南,九疑山東也。

徐廣曰:湟水,一名洭水,出桂陽,通四會,亦曰漼水也。漢武帝元鼎五年,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征南越,出桂陽,下湟水,即此水矣。桂水其彆號也。

縣本陽山縣也,縣東北猶有陽山故城,即長沙孝王子宗之邑也。言其勢王,故塹山堙穀,改曰陰山縣。縣上有容水,自侯曇山下注洣水,謂之容口。水有大穴,容一百石,水出於此,因以名焉。洣水又西北逕其縣東,又西逕曆口。

又西北過陰山縣南。

攸水出東南安成郡安複縣封侯山,西北流逕攸縣北,縣北帶攸溪,蓋即溪以名縣也,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長沙定王子則為攸輿侯,即《地理誌》所謂攸縣者也。攸水又西南流入荼陵縣,入於洣水也。

山下際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狀如女子,故名貞女峽。古來相傳,稀有女取螺於此,遇風雨書晦,忽化為石。斯誠巨異,難以聞信。但啟生石中,執呱空桑,抑斯類矣。物之竄改,寧以理求乎?溪水又合洭水。洭水又東南入陽山縣,右合漣口,水源出縣西北一百一十裡石塘村,村之流水側,有豫章木,本徑可二丈,其株根猶存,伐之積載,而斧跡若新。羽族翱翔不息,其旁眾枝,飛散遠集,鄉亦不測所如,惟見一枝,猶在含洭水矣。漣水東南流注於洭。洭水又東南流,而左與斟水合。水導源近出東岩下,穴口若井,一日當中,十溢十竭,信若潮流,而注洭水。洭水又南逕陽山縣故城西,耆舊傳曰,往昔縣長臨縣,輒遷擢超等,太史逕觀言陣勢使然。掘斷連岡,流血成川,城因傾阤,遂即傾敗。中間大鼓,飛上臨武,乃之桂陽,追號聖鼓,自陽山達乎桂陽之武步驛,所至循聖鼓道也。其道如塹,迄於鼓城矣。洭水又逕陽山縣南,縣故含洭縣之桃鄉,孫皓分立為縣也。洭水又東南流也。

洭水出桂陽縣盧聚。

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歲常貢之。湖邊另有酃縣故治,西北去臨承縣一十五裡。從省隸。《十三州誌》曰:大彆水南出耒陽縣太山,北至酃縣入湖也。

推薦小說:

老兵新警 |  初唐小閒人 |  骨懾九天 |  龍圖骨鑒 |  粉粉老婆:女人,你要負責! |  女神的至尊兵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