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79章 漻水(2)[第1頁/共4頁]

小廣魏即廣漢縣也,王莽改名曰廣信也。

夏水又東,夏楊水注之。水上承楊水於竟陵縣之柘口,東南流與中夏水合,謂之夏楊水。又東北逕江夏惠懷縣北,而東北注。

沮水

鄭玄注《尚書》滄浪之水,言今謂之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劉澄之著《永初山川記》雲:夏水,古文覺得滄浪,漁父所歌也。是以言之,水應由沔。今按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借使沔注夏,其勢西南,非《尚書》又東之文,餘亦覺得非也。自<月者>口下沔水,通兼夏目,而會於江,謂之夏汭也。故《春秋左傳》稱吳伐楚,沈尹射奔命夏汭也。杜預曰:漢水曲入江,即夏口矣。

南至小廣魏,與梓潼水合。

漳水又南逕當陽縣,又南逕麥城東,王仲宣登其東南隅,臨漳水而賦之曰:夾清漳之通浦,倚曲沮之長洲是也。漳水又南,洈水注之。《山海經》曰:洈水出東北宜諸之山,南流注於漳水。

又南至枝江縣北烏扶邑,入於沮。

沮水出漢中房陵縣景山,東南過臨沮縣界。

又東至江夏雲杜縣,入於沔。

施水受肥於廣陽鄉,東南流逕合肥縣。應劭曰:夏水出城父東南,至此與肥合,故曰合肥。闞駰亦言出沛國。城父東,至此合為肥。餘按川殊家數,無沿注之理,方知應、闞二說,非實證也。蓋夏水暴長,施合於肥,故曰合肥也。非謂夏水。施水又東逕合肥縣城南,城居四水中,又東有清閒津,水上舊有梁。孫權之攻合肥也,張遼敗之於津北,橋不撤者兩版。權與甘寧蹴馬趨津,穀利自後著鞭助勢,遂得渡梁。淩統被鎧落水,後到追及,流涕津渚。

羌水

《地理誌》曰:《禹貢》南條荊山,在臨沮縣之東北,漳水所出,東至江陵入楊水,注於沔。非也。今漳水於當陽縣之東南一百餘裡而右會沮水也。

故廣漢郡公孫述改成梓潼郡。劉備嘉霍峻守葭萌之功,又分廣漢以北,彆為梓潼郡,以峻為守。縣有五女,蜀王遣五丁迎之,至此,見大蛇入山穴,五丁引之,山崩,壓五丁及五女,因氏山為五婦山,又曰五婦候,馳水所出。一曰五婦水,亦曰潼水也。其水導源南逕梓潼縣。王莽改曰子同矣。自縣南逕涪城東,又南入於涪水,謂之五婦水口也。

沮水又南,與漳水合焉。

涔水出漢中南鄭縣東南旱山,北至安陽縣,南入於沔。

沮水又東南逕長城東,又東南流注於江,謂之沮口也。

推薦小說:

娛樂:你們不帶我玩,那我就掀桌子了 |  [綜]八一八我那瞎了眼的現任 |  變強[快穿] |  星辰之人生 |  中華女子銀行 |  天降大魔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