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61章 睢水 瓠子河 汶水(3)[第1頁/共4頁]

龜山在博縣北一十五裡。昔夫子傷政道之陵遲,望山而懷操,故《琴操》有《龜山操》焉。山北即龜陰之田也。《春秋·定公十年》,齊人來歸龜陰之田是也。

《春秋·莊公十三年》,齊滅遂而戍之者也。京相璠曰:遂在蛇邱東北十裡,杜預亦覺得然。然縣東北無城以擬之,今城在蛇邱西北,蓋杜預傳疑之非也。又西逕下讓城西而入汶水。汶水又西逕春亭北,考古無春名,惟平陸縣有崇陽亭,然是亭東去剛城四十裡,推璠所《注》則符,並所未詳也。

《淮南子》曰:狢渡汶則死,六合之性,倚伏難尋,固不成以道理窮也。汶水又西南逕魯國汶陽縣北,王莽之汶亭也。縣北有曲水亭,《春秋·桓公十二年?經》書:公會杞侯、莒子盟於曲池。《左傳》曰:平杞、莒也。故杜預曰:魯國汶陽縣北有曲水亭。漢章帝元和二年,東巡泰山,立行宮於汶陽,執金吾耿秉屯於汶上,城門基塹存焉,世謂之闕陵城也。汶水又西逕汶陽縣故城北而西注。

古引水為辟雝處,基瀆存焉,世謂此水為石汶。《山海經》曰:環水出泰山東流注於汶,即此水也。環水又左入於汶水。汶水又西南流,逕徂徠山西。山多鬆柏,《詩》所謂徂徠之鬆也。《廣雅》曰:道梓鬆也。《抱樸子》稱《玉策記》曰:千歲之鬆,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犬,或如人,皆壽萬歲。又稱天陵偃有蓋之鬆也,所謂樓鬆也。《魯連子》曰:鬆樅高十仞而無枝,非憂王室之無柱也。

南去汶水八十裡。又西南逕遂城東。《地理誌》曰:蛇邱,遂鄉,故遂國也。

又西南過無鹽縣南,又西南過壽張縣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於濟。

樹前有大井,極香冷,異於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減。庫中有漢時故樂器及神車木偶,皆靡密巧麗。又有石虎。建武十三年,永貴侯張餘上金馬一匹,高二尺餘,形製甚精。中廟去下廟五裡,屋宇又崇麗於下廟,廟東西夾澗。上廟在山頂,即封禪處也。其水又屈而東流,入於汶水。又東南流逕明堂下。漢武帝元封元年,封泰山,降坐明堂於山之東北阯。武帝以古處險狹而不顯也,欲治明堂於奉高傍,而未曉其製。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圖》中有一殿,四周無壁,以茅蓋之,通水,圜宮垣為複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曰崑崙。天子從之入,以拜祀上帝焉。因而上令奉高著明堂於汶上,如帶圖也。

推薦小說:

孟府九姨太 |  獵婚1 |  熱血籃球:超越!3.05! |  神武百年 |  混在道士中的法師 |  善女穿越,我嫁了個古代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