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37章 洛水(1)[第1頁/共6頁]

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逕熊耳山北。《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博物誌》曰:洛出熊耳,蓋開其源者是也。

東北過盧氏縣南。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雙巒競舉,狀同熊耳,此自彆山,不與《禹貢》導洛自熊耳同也。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便是山也。山際有池,池水東南流,水側有一池,世謂之黽池矣。又東南逕宜陽縣故城西,謂之西度水。

又東北過宜陽縣南。

洛水又與虢水會,水出扶豬之山,北流注於洛水,其南則鹿蹄之山也,世謂之縱山,非也。其山陰則峻絕百仞,陽則原阜隆平。甘水發於東麓,北流注於洛水也。

洛陽,周公所營洛邑也。故《洛誥》曰:我卜瀍水東,亦惟洛食。其城方七百二十丈,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覺得天下之湊,方六百裡,因西為千裡。

《周書》稱周公將致政,乃作大邑成周於中土,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覺得天下之大湊。《孝經援神契》曰: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竹書編年》:晉定公二十年,洛絕於周。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川大出。南有甘洛城,《郡國誌》所謂甘城也。《地記》曰:洛水東北過五零陪尾北,與澗瀍合。

洛水出京兆上洛縣讙舉山。

戴延之《西征記》謂之八關澤,即《經》所謂散關。鄣自南山,橫洛水,北屬於河,皆關塞也,即楊仆家僮所築矣。惠水出白石山之陽,東南流,與瞻水合,水東出婁涿之山,而南流,入惠水。惠水又東南,謝水北出瞻諸之山。東南流,又有交觸之水,北出廆山,南流俱合惠水。惠水又南流逕關城北,二十裡者也。其城西梗阻垣,東枕惠水。靈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將五營士屯都亭,置函穀、廣城、伊闕、大穀、轘轅、旋門、小平津、孟津等八關,都尉官治此,函穀為之首,在八關之限,故世人總其統目,有八關之名矣。其水又南流,入於洛水。《山海經》曰: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陽,而南流注於洛。謂是水也。

義熙中,劉公西入長安,舟師所屆,次於洛陽。命參軍戴延之與府舍人虞道元,即舟逆流,窮覽洛川,欲知水軍可至之處。延之屆此而返,竟不達其源也。洛水又東,庫穀水注之。水自宜陽南山,三川併發,合為一溪,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得鵜鶘水口,水發北鵜鶘澗,東南流,入於洛。洛水又逕仆穀亭北,左合北水,水出北山,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侯穀水出南山,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逕龍驤城北。龍驤將軍王鎮惡,從劉公西入長安,陸徑所由,故城得其名。洛水又東,左合宜陽北山川。水自北溪,南流注洛。洛水又東,廣由澗水注之。水出南山由溪,北流逕龍驤城東,而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右得直穀水,水出南山,北逕屯城西,北流注於洛水也。

推薦小說:

四合院:簽到十年,我成了首富 |  太古龍神訣 |  重生之老公養成記 |  我的宿主是大腿 |  徒兒你無敵了,下山找師姐吧 |  鮫人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