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23章 清水(2)[第2頁/共6頁]

又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山海經》曰: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丹水自源東北流,又屈而東注,左會絕水。《地理誌》曰:高都縣有莞穀,丹水所出,東南入絕水是也。

《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南山中。

《山海經》曰:淇水出沮洳山。水出山側,頹波漰注,衝激橫山,山上合下開,可減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積隍澗,傾瀾渀蕩,勢同雷轉,激水散氛,曖若霧合。又東北,沾水注之。水出壺關縣東沾台下。石壁高貴,昂藏隱天,泉流發於西北隅,與金穀水合,金穀即沾台之西溪也。東北會沾水,又東流注淇水。淇水又逕南羅川,又曆三羅城北,東北與女台水合。水發西北三女台下,東北流注於淇。

淇水又東北流,謂之白溝,逕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孫豹救晉,次於雍榆者也。淇水又北逕其城東,東北逕同山東,又東北逕帝嚳塚西,世謂之頓邱台,非也。《皇覽》曰:帝嚳塚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中者也。

服從縣東北與洹水合。

丹水出長平北山,南流。秦坑趙眾,流血丹川,由是俗名為丹水,斯為不經矣。丹水又東南流,注於丹穀,即劉越石《扶風歌》所謂丹水者也。《晉書隧道記》曰:縣有太行關,丹溪為關之東穀,途自此去,不複由關矣。丹水又逕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為河內,北曰上黨,二郡以之分境。丹水又東南,曆西岩下,岩下有大泉湧發,洪源巨輪,淵深不測,蘋藻冬芹,竟川含綠,雖嚴辰肅月,無變暄萋。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縣故城西,所謂長平白水也。東南流曆天井關。《地理誌》曰:高都縣有天井關。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關在井北,遂因名焉。故劉歆《遂初賦》曰:馳太行之嶮峻,入天井之高關。太元十五年,晉征虜將軍朱序,破慕容永於太行,遣軍至白水,去宗子一百六十裡。白水又東,天井溪水會焉。水出天井關,北流注白水,世謂之北流泉。

推薦小說:

開局簽到荒古聖體 |  重生之時代先鋒 |  邪妃太囂張:休了你這狗王爺 |  亂世英雄寞 |  被女主穿越之後 |  農女謀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