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20章 濟水二(2)[第2頁/共3頁]

又東北過菅縣南。

又東北過台縣北。

濟水東北至甲下邑南,東曆琅槐縣故城北。《地理民風記》曰:博昌東北八十裡,有琅槐鄉,故縣也,《山海經》曰:濟水絕钜野,注渤海,入齊琅槐東北者也。又東北,河水枝津注之。《水經》覺得入河,非也。斯乃河水注濟,非濟入河。又東北入海。郭景純曰:濟自滎陽至樂安博昌入海。今河竭,濟水仍流不斷,《經》言入河,二說並失。然河水於濟、漯之北,彆流注海,今所綴流者,惟漯水耳。郭或覺得濟注之,即實非也。尋經脈水,不如《山經》之為密矣。

又東北過利縣西。

其一水東南流者,過乘氏縣南。

者也。瀧水又西北,逕梁鄒縣故城南,鄒平又北,屈逕其城西,漢高祖六年,封武虎為侯國。其水北注濟。其城之東北,又偶然水,西北注焉。

又東北過梁鄒縣北。

濟水又東北,合芹溝水。水出台縣故城東南,西北流逕台城東,又西北,入於濟水。

《地理誌》曰:齊郡無益縣。王莽之利治也。晏謨曰,縣在齊城北五十裡。

巨合水南出雞山西北,北逕巨合故城西,耿弇之討張步也,守巨裡,即此城也。三麵有城,西有深坑,坑西即弇所營也,與費邑戰,斬邑於此。巨合水又北合關盧水。水導源馬耳山,北逕博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陵城,與武原水合。水出譚城南平澤中,世謂之武原泉。北逕譚城東,俗謂之布城也。又北,逕東平陵縣故城西,故陵城也,後乃加平,譚,國也。齊桓之出,過譚,譚不禮焉。魯莊公九年,即位,又不朝,十年,滅之。城東門外,有樂安任照先碑,濟南郡治也,漢文帝十六年置為王國,景帝二年為郡,王莽改名樂安。其水又北,逕巨合城東,漢武帝以封城陽頃王子劉發為侯國。其水合關盧水,西出注巨合水,西北逕台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野為侯國。王莽之台治也。其水西北流,自野泉水注之。水出台城西南白野泉,北逕留山,西北流,而右注巨合水,又北,聽水注之。水上承濼水,東流北屈,又東北流,注於巨合水,亂流又北,入於濟。

推薦小說:

極品上門女婿 |  絕世劍聖 |  聯盟之王牌戰隊分析師 |  史上最嫩的穿越者 |  大真主 |  非常識性主神遊戲 |